第140章 这像仇人不像书粉! (第1/2页)
学校和学校之间尚有差距,学生和学生之间亦然也是存在着差距。
就比方说眼前这一位萧琳瑜师姐,她是国内知名民俗戏剧教授陶春芳的得意门生。
当然,萧琳瑜并非本科生,而是实打实的博士研究生在读。
虽然被教育部定档为普通一批次高等院校,并没有到国内顶尖院校985/211的级别,但其实澄海戏剧学院的【戏剧文学】专业,在业内还真是颇具盛名。
萧琳瑜本科毕业于北师大,硕士毕业于南方复旦,在戏剧领域进军博士之际,却毅然决然选择脱离了名校光环,放弃了浙大戏剧文学系直博的邀约——
来到这澄海戏剧,选择跟随陶春芳导师继续深造。
能放弃浙大,来到澄戏,可想而知这澄戏在戏剧领域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当江海打开房门。
看见这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眼神略显呆滞的萧琳瑜师姐,手里拎着一个厚厚的行李箱,箱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有关于【民俗戏剧】改编类书目之时,江海一整个人直接都惊住了:
“不是师姐,你这是真想要我死啊?”
上一次萧琳瑜给江海送来的学习资料,江海看了整整一个周,都没能看完,尽管江海已经在尽力查阅,可即便已经看了一周,仍然有十几册书翻都没翻过,躺在书架里吃灰。
上一次的书都没看完,这一次你又给我拎来一箱子的书?
这不纯纯是要我老命?
“不是,师姐”江海眼神略带些许诧异的看向萧琳瑜,“学习这种东西,是不是得讲究一个循序渐进?”
“难道陶老师就没有教过你贪多嚼不烂的道理?”
“你这些书要是让我一個人看,我一个月都不一定能看完”
听闻这话,萧琳瑜用右手略带些许茫然的推了推金丝边眼镜,然后颇为诚恳地看向江海:
“可是,这就是我平时三天看书要用到的量啊”
博士生,和本科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尤其是这种重点院校重点专业出来的博士生,她们身上所肩负的科研压力,那是非常之重的!
对于萧琳瑜来说,三天时间,看完这一批有关于【民俗戏剧】方面的资料。
这属于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可对于江海来说,三天时间,你让他做到和萧琳瑜一样的阅读量?
这不妥妥属于要了老命?
“不是,师姐,我”正当江海想要朝着萧琳瑜解释一下自己的难处,可望着她那真诚而又略带着几丝茫然的眼神,又硬生生把话给咽了回去。
终究到底,人家还是过来帮自己的。
既然如此,这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想到这里,只见他退后一步,朝着萧琳瑜让开一个身位:
“别在门口站着了,师姐,快进来吧.”
作为一位专写‘爽文’的作者,江海有想过自己会遭受报应,却未曾想过——
这报应竟然会来的如此之快?
被人逼着学习是种什么体验?
是欣慰?
是痛苦?
又或者是忧愁?
作为亲身经历者,江海只能说,上述这些感受——
他通通都有!
不管是传统文学又或是戏曲戏剧,想要专精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课目,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饶是江海身上有把子文学功底,可对于民俗戏剧这一块的资料研究,他学习起来——
还是有些吃力!
每次江海觉得知识涌入自己大脑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他想要停下来,休憩一下之时。
萧琳瑜就会以一种特别真诚地眼神盯着他:
“是有哪里没有听懂吗?需不需要我讲慢一点.”
你要说这萧琳瑜的教学水平怎么样?
这绝对是没话讲。
作为陶春芳老师的得意门生,萧琳瑜对于民俗戏剧方面的研究与理解,那绝对也是属于国内的最顶级。
并没有凹那些太过深奥的名词词汇,为了让江海能适应自己的节奏,萧琳瑜以一种非常浅显易懂的方式向江海展示——
民俗戏剧的发展与研究。
民俗戏剧的三大框架与写法。
矛盾与冲突在戏剧领域的衍生。
等等诸如此类的课题.
你要问萧琳瑜讲的怎么样?
好!
那肯定是非常之好!
饶是江海并没有什么戏剧基础,但他也能非常直白的听懂萧琳瑜想要表达的内容与话题。
但,问题也出现在这里!
萧琳瑜讲的非常让人容易听懂,这固然不假,但因为她表达的知识与内容太过庞大与繁琐,这经常导致江海大脑经常宕机:
“不行师姐,我得缓一缓.”
人,不是机器人。
哪怕你说的再浅显易懂,终归结底,也终究是需要休息的。
每当江海提出自己想要休息的提议之时,萧琳瑜就会以一种非常真诚的眼神盯着他:
“怎么了师弟,是我哪里没有讲明白吗?”
江海摇头,颇为疲惫地说出自己的诉求:
“不是伱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在得到江海的肯定答复之后,萧琳瑜就会应下他的请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