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启迪小说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噩耗来得如此不恰时

第二百五十二章 噩耗来得如此不恰时

  第二百五十二章 噩耗来得如此不恰时 (第1/2页)
  
  虽然张周没明说杨廷和在家乡是会守制,但跟直说也没什么区别。
  
  “你是说,介夫在蜀中会染病?再或是家中遭逢变故?”
  
  王鏊皱眉。
  
  这就好像是诅咒别人一样,张周作为大明的文人,能直接跟皇帝进这种言吗?
  
  皇帝竟也会听?
  
  张周道:“实不相瞒,先前是我跟陛下提到,杨侍讲或会遇到家庭变故,陛下以仁孝治天下,才提出让杨侍讲兄弟二人回乡省亲,若一切都如我所料,只怕是……事已发生,杨侍讲逗留蜀中,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再出山的。”
  
  “是何变故?”王鏊在思忖之后,还是问出口。
  
  换了别人这么说,他连问询的可能性都没有,这么离奇扯淡的说法,还堂而皇之拿出来说,以后是不想跟杨廷和于朝堂相处了?还是说张周不在意自己的清议?
  
  张周叹道:“以我所料,或是其母亲重病,以至于……唉!王学士,非要直说吗?”
  
  王鏊考虑了一下,最后摇摇头。
  
  这次张周的话更直接了,就明确告诉,是杨廷和的母亲要病故。
  
  “秉宽,若真如你所言,事实乃如此的话,介夫回到蜀中必定会感念陛下的美意,但若是不然……事情再传扬出去,只怕会令你……唉!”
  
  王鏊面对这么个奇葩的“学生”,也是很无语。
  
  就没见过张周这样的,居然提前预言了别人身在几千里之外的老母亲可能会变故,让人家回去省亲,结果省亲途中还搞出《大明会典》,明确就是摆了杨廷和一道。
  
  张周道:“王学士不必遮掩,若是要回禀于内阁三位阁老的话,尽管直言。既然做了,何必要遮掩呢?”
  
  王鏊望着张周,没再说什么。
  
  感情上,他还是愿意帮张周遮瞒的,但现在连张周自己都好像一点都不在意,他王鏊反而有点不会做事了。
  
  ……
  
  ……
  
  翰林院内。
  
  下午在等候消息的谢迁,一直到天黑之前,才见到了匆忙而回的王鏊。
  
  等王鏊将自己见张周的过程大概一说,谢迁怒而起身道:“这算什么?妖言惑众?并以图私利?”
  
  谢迁不知该怎么去评价张周。
  
  如果说是妖言惑众,好像影响到的只有杨廷和一个人,本来以为张周是为了帮王鏊上位,现在看起来王鏊跟张周压根就不是一伙的,只有个名义上的师生之名而已。
  
  可现在张周却因为《大明会典》的事,好像是得到了切实的“私利”。
  
  王鏊反问道:“若是介夫在的话,对于编撰《会典》之事,会起到多大的助益?”
  
  “嗯?”
  
  谢迁也怔住了。
  
  谢迁本来还很恼火,他大概跟刘健他们一样,笃定张周把杨廷和调走,是为了方便谋求《大明会典》编撰上的功劳。
  
  但王鏊作为旁观者,也就明确提醒他。
  
  就算杨廷和留在京师,修《大明会典》也不会有进度上多大的差别,反而可能会让杨廷和与翰林院一同声名扫地。
  
  现在还可以说,看,是因为杨廷和回乡省亲了,耽误了进度,不然的话我们修的一定比张周那小子快……
  
  骗鬼嘛,鬼话说出来之后,大家心安理得就好,事实如何另当别论。
  
  “那于乔,这份上奏,阁部是否还要提交呢?”王鏊问一句。
  
  现在连王鏊都隐约开始倾向于,相信张周的话,可能张周真没有什么恶意。
  
  谢迁道:“济之啊,秉宽就算是伱在江南选出来的贡生,你也不该偏信于他。”
  
  此时的谢迁是想提醒王鏊,你站队可一定要明确,不能当墙头草,一边跟我们合计大事,一边却又想在心中相信张周那小子的鬼话。
  
  若你意志坚定的话,是不该问出到底要不要提交上奏的。
  
  王鏊叹道:“见过秉宽之后,倒觉得他态度诚恳,并不像在无的放矢,且事后思忖后也难想出他这么做有何恶意。单纯是为《会典》,却也能解释为,他是不想令介夫卷入其中。”
  
  谢迁见劝不动,摇头道:“此事你不要过分担心了,阁部自会有所主张。明日朝上,你也就不必代表翰苑说什么了。”
  
  ……
  
  ……
  
  谢迁回去后,就找刘健和李东阳商议对策去了。
  
  即便入夜,内阁值房里仍旧灯火通明,三人在研究上奏的事,还有来日朝堂上的对策。
  
  “……既不能令朝堂中人知晓有张秉宽修《会典》之事,还要让陛下同意召回介夫,不引起朝中臣僚的怀疑。宾之,这恐怕是需要你多加筹谋了。”
  
  谢迁对此其实也有些无力。
  
  他看起来是不认同王鏊的话,但王鏊那些言辞,还是在他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他理性去想,就算是把杨廷和召回来,对事情能有多大的帮助?
  
  或者还不如跟程敏政讲和,让程敏政来帮着修书呢,论修《会典》的专业程度,程敏政远在杨廷和之上。
  
  李东阳似对此也不是很有把握,叹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
  
  ……
  
  当夜,城内江淮商馆的某处客房内,人头攒动。
  
  陈家女正在跟手下的婆子、掌柜等人,商议竞标修建偏头关关城的大事。
  
  “……朝廷在修筑关城上,是会动用边军将士和征调的役夫,并无须从外招募人手,只要将货转交过去便可,工部之前放出的风声,京师左近提供的木石料一概是走京仓,会跟户部做对接,都督府负责采办和运送,京营士兵协同期间,有不少人活动于英国公府,想通过英国公竞投此标……”
  
  陈家女听着手下的汇报,她心里只在盘算一件事。
  
  那就是陈家的家业是否能撑得起这么大的一笔生意。
  
  最后由她出来做总结。
  
  “诸位,我陈家在江淮,是靠行盐起家的,后来盐引变革,京师勋贵占窝严重,普通商贾就算盐引在手,也无法从盐场支兑官盐,逼着我们只能改变经营路数,南京权贵根深蒂固,上百年来早已固化无从下手,便也只能从京师寻个出路。”
  
  陈家女说明了他们陈家目前的困难,是从粮开中法变革,再到江南做生意被人欺压开始的。
  
  北上发展,并不由她个人主观意志所决定。
  
  手下一名姓黄的掌柜问道:“京师这里权贵更多,这里怎可能会有更大的出路?”
  
  陈家女道:“权贵也分三六九等,就算是王公,与今上之间也分亲疏远近,如今我们正寻得一个好的机会,能拿下这次的生意。赚了可以令诸位从此之后在京师扎稳脚跟,就算败了也无多少损失。你们中多数人都是跟我陈家做官盐买卖多年的老伙计,此番是否共同进退,就在诸位自己的选择了。”
  
  “少东家,若真有好事的话,也轮不到我们吧?”
  
  “是啊。”
  
  “再说了,您有何能耐,能承接这么大的生意,至少要调动十万两银子,就算是把我们这些人的身家都加起来,也不够啊。”
  
  下面的人还是有疑虑的。
  
  也有人直接提出:“跟以前一样,跟在那些权贵身后喝口汤,不是挺好的吗?何以要自己冲在前?想吃肉非得是猛虎才行,我等也不过都是小角色。少东主可要三思。”
  
  “对对对……”
  
  陈家女道:“你们是不相信我陈家官场中的人脉吗?我陈家好歹在南京行商多年,跟成国公府、应天府等衙门都有来往,此番竞标之后,朝廷会将现银及时调拨,我等不过是先行采购一批底子。有徽商的买卖契约为引,进购木石料只是一句话的事。”
  
  在场没人说话了。
  
  “机会摆在眼前,若是有想参与其中的,便留下,若不想的就此分道扬镳,再与我陈家无关!”
  
  陈家女态度很坚决。
  
  下面的人议论纷纷,虽然他们疑虑颇多,但他们毕竟是跟着陈家混饭吃的,多数都是跟着陈家女父亲在商场打拼的老部下,见识过陈家作为徽商盐商代表家族,最辉煌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