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愣头青 (第2/2页)
别看这个职位不高,也无关国计民生,但要是想往上爬当大官,那么这段经历就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接下来可以从朱棣对于谦的安排中猜测于谦未来的仕途如何。
“金尚书作为此次科举的主考官,于廷益怎么说也是你的门生,若陛下故意冷落他,甚至把他发配出京师。”
“那么金尚书是否会拉他一把?”
杨轩笑着问道。
“这就不劳侯爷费心了。”金纯淡淡说道。
于谦若真的被发配出京师,主要责任也是在杨轩身上。
若不是他拉着于谦喝酒,于谦也不可能触怒陛下。
当然,他也不想看着这么一个可造之材被浪费掉。
等于谦在外面历练个几年,他就会想办法把他调回京师。
听着金纯的话,观察着他的表情,杨轩好像猜到了他的想法。
如此,他倒也不用再费心了。
有金纯还有铁铉在,起码不会走上歪路。
加上还有自己兜底,问题不大。
杨轩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别人学不来。
和金纯分开,杨轩便径直来到了御书房。
刚刚搞的朱棣差点下不来台,他得赶紧安抚一下。
“哼,你还有脸来,刚刚当着那么多新科进士的面,我差点下不来台。”
“这都是你干的好事!”朱棣看到杨轩进来,轻哼一声。
“你多大点事儿嘛,你看你,还生气了!”杨轩说道。
“我不该生气吗?”听到杨轩的话,朱棣更生气了。
“我的错,我的错,我向你道歉。”杨轩赶紧投降。
“我不是来跟你吵架的,我就是想问问你,对于于谦,你打算怎么安排?”
他又问。
“让他随军出征!”
“他不是说朕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嘛,那朕这次就让他看看,朕为什么要打仗。”
朱棣立马就作出了安排,显然是在刚刚杨轩来之前,他就已经考虑好了。
他也不是听不进去意见,但于谦说那些话,显然是书生之见。
考虑到于谦是个可造之材,又从小在南方长大,朱棣这次就是想带着他,让他看看,他以前从未看过的。
“这样安排,也不错。”
杨轩想了想,没有再说什么。
随后,就出征事宜,跟朱棣说了起来。
……
殿试已经结束,距离大军出征也没有多久了。
五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在了京师,粮草辎重等后勤物资,也早已筹备齐全。
万事俱备,只待朱棣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就可出征。
这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朱棣打算检阅军队,然后顺势出征。
文武百官全都来到了城外,看着排列整齐,满眼杀气的明军将士,心中也是忍不住升起一股豪气。
朱棣骑着战马,从将士们的面前走过。
将士们全神贯注,目光跟随朱棣移动,他们要把这道身影刻在自己的脑海中。
他们都知道,又要跟着皇帝去打鞑子了。
没有人害怕,反而心中充满激动。
远处杨轩看着这一幕,面容严肃。
朱棣这个皇帝之所以当得这么稳,是因为大明的军心在他身上。
而在三千营的后勤队伍中,有一个细皮嫩肉的士卒,穿着皮甲,静静的看着这肃杀的明军。
他的心中很不平静。
就在这时,前方的明军齐声吼了起来。
“大明万年!”
“陛下万岁!”
年轻士卒也跟着吼了起来,因为他身边的人也都跟着吼了起来。
一直吼了好几遍才结束。
他很想问问旁边的人,这样吼不累吗?
但看到他们满脸涨红,也就压下了心中的想法。
决定再多看看。
这个细皮嫩肉的年轻士卒正是于谦。
他酒醒之后,就被朱棣给安排到了三千营养马。
他从其他人的口中知道了他干了什么事,所以对于朱棣的这个安排,他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他干的事儿,换个人可能就被皇帝给砍了。
而且他的状元也还在,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是这一届科举的状元。
他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这么做。
按理说,他在皇帝面前大放厥词,斥责皇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就算没有被砍了,这状元也不该继续在他身上。
到底是为什么?他想不明白。
……
大军终于开始出征了,队伍绵长,一眼望不到头。
大军出居庸关,宣府,开始北上。
刚刚开春,草原上的气温并不高,夜晚接近零度。
不过由于准备充足,倒也没出什么意外。
杨轩躺在运粮车上,翘着二郎腿,一只手臂枕在脑后,另一只手拿着装着酒的水囊,小口抿着。
好不惬意。
若非这是去打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杨轩是出来旅游的呢!
队伍两边,青草已经开始发芽,使空气清新。
望眼望去,绿意盎然,令人的心情也愉悦。
现在大军还处于漠南,水草丰盛。
等再走些日子,周围的环境就开始变得荒凉,到处都是戈壁。
于谦是第一次来草原,和大多第一次来草原的人一样,处处充满好奇。
可看的多了,也就觉得没什么意思。
“侯爷,我们就这么一直行军吗?”
“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敌军?”
于谦骑着一匹马,跟在杨轩的身边。
看到其手中的酒,下意识吞起口水。
他也想喝。
“急什么,这还早的很呢!”
杨轩眼皮抬也不抬,随口回答。
这个问题,于谦已经问了好几次了,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这样。
这跟他想象的不一样啊!
“行军打仗,行军在前,打仗在后,现在咱们还在行军阶段。”
“等找到敌军主力之后,再一决胜负。”
杨轩缓缓开口。
“那若是找不到敌军主力呢?”
于谦问。
“那就白跑一趟呗!”
于谦与其一滞,五十万大军出征,白跑一趟的话,回去怎么面对百姓?
“这就是打仗,是不是跟你以往所了解到的不一样?”杨轩又问。
“嗯,确实不一样!”于谦没有否认。
他以前对战争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通过书本,或诗词歌赋。
经历后才发现,这并没有诗人写的那么浪漫。
反而充满了枯燥、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