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尘埃落定 (第2/2页)
站在旁边的赵玉闻言,有些好奇地询问道:“杨老师,按照您这样说,是不是只要确定是古玉,就能证明这枚玉玺是真了?”
“不能。”杨建民摇了摇头:“瓷器有后上彩的,玉玺也一样有。关中、洛下、济南一带常有古印和古玉出土,很多人买古玉回去作伪。玉本身是老的,作伪后的印章也是老的,伱要怎么分辨?就是常年玩印章的,也分辨不出来。”
“想确定真假,真正有效的鉴定方式就两种,一种就是我刚刚说过的办法,利用印文进行比对,但前提是历史上必须有留下来的印文,像这些明代玉玺还好一点,明代留下来的圣旨文书虽然不多,但也不少,直接对照就能看出来,可有些玉玺若是年代久远,又没有遗留下来的圣旨文书来进行比对,那就很难了。”
“另外一种办法就是看玉玺的雕刻,从背纽的雕刻,到四侧纹路,再到印文。古代能制作玉玺的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也没资格接触,真玉玺上面的文字,要求既不能刮手,还必须保证纹饰线条的清晰度。别看我说的简单,可是想要做到,不是浸淫几十年的雕刻大师根本做不到。这种细腻程度,是仿品无法达到的高度。”
说着,杨建民将手里面的玉玺翻过来,指着玉玺下面的印文说道:“印文、浮雕与基底的平面交角有细微的倒角,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这种做法就是为了防止印泥在器物上有所存留,一旦有存留,就会影响印文的线条规范度。赝品是做不到这个水准的,只是看或许看不出来,但只要印上红泥,在纸上盖个印就能发现区别了。”
“而且皇家工匠不管绘画还是书法,水平都很高,甚至有一些放在当时都是有名的书法大家,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工艺美术的完美结合,而那些造假的都是纯工人,连点书法的底子都没有,雕刻出来的字也是僵硬无比。”
“如果一枚玉玺,能在我所说的这些方面都达到以假换真的程度,那即便这枚玉玺是假的,也已经具有一定收藏价值了。”
众人听完杨建民的介绍后,皆是面露些许恍然之色,谁都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枚小小的玉玺之中,却藏有了如此多的学问和知识。
就在众人回味着杨建民所介绍的知识时,刚刚始终专注于鉴定的黄厚顺,缓缓放下了他手里面的玉玺,而这枚玉玺正是这24枚玉玺里面,最后一枚尚未被鉴定过的玉玺。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了,滇省那枚南明永历敕命之宝玉玺是假的了,因为真正的南明永历敕命之宝玉玺,就是我刚刚鉴定过的那枚玉玺,它的印文跟我们所掌握的圣旨文书,双方完全吻合,没有半点差错。”
黄厚顺目光扫过全场,用着非常认真和严谨的态度,向着唐远等人宣布道。
伴随着黄厚顺的声音落下,即便众人心中已经提前有所准备了,可真当他们听到黄厚顺的宣布后,那颗心脏仍旧是难以避免地跳慢了半拍。
要知道大明从立国再到灭亡,整整276年的历史,就仅仅只铸造了这二十四枚玉玺,它们见证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兴衰,其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不言而喻。
如今,它们就这样静静地躺在那张桌子上面。
不知不觉间,那张桌子就好像有种神奇的魔力,将书房里面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吸引了过去,连带着让整个书房都变得安静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