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两项计划(求月票) (第1/2页)
一九六六年四月下旬,在北半球春和景明的季节,莫斯科却还是在冬春交替的季节。
窗外还在哗啦啦地下着雨,这是雨夹雪天气,外面是很冷的,有点湿冷的感觉。
盖尔范德从窗外这边收回了目光,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本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只怕要惨淡收场咯。
在他叹气的时候,勃列日涅夫这边却是暴怒不已。
“所以他们又发射了一枚卫星到太空当中?而且还成功了?”
班德罗夫斯基看着眼前的书记同志,忽然感觉对方十分陌生,这是一头暴怒的非洲雄狮。
很可怕的目光,宛如锋利的刀子,直插班德罗夫斯基的心底,让他心寒,脊背发凉。
“是的,书记同志,我们通过各方面渠道了解到了这情况,基本属实.”
硬着头皮的班德罗夫斯基,只得如是回应道。
喘气如牛的勃列日涅夫,再次气得将手里的杯子摔了出去。
“蠢猪,混蛋还不快去把基霍洛夫斯基给我找来?”
基霍洛夫斯基是莫斯科航空航天方面的一位情报负责人,出现卫星这种事,找他准没错。
可是基霍洛夫斯基都还没来汇报情况,班德罗夫斯基就已经提前汇报了,会不会是中间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然而事实上,班德罗夫斯基是通过不同渠道获知的消息,来源当然相对会更快一些。
相反,基霍洛夫斯基这边是通过卫星监测,可未必能够实时监测到的呀。
再说了,卫星发射也就是那么几十分钟罢了,没有监测到也挺正常的。
等勃列日涅夫发飙过后,基霍洛夫斯基也很快过来汇报工作了,确实是没有监测到东方那边有卫星发射。
所以现在只能是重新再找一找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部现场,一片掌声雷鸣。
陈国华面露笑容,跟大家挥手示意之后,交待了一下事情,叮嘱了一遍,然后就离开了。
返回京城的飞机上,邱宗岳便跟陈国华说起了现如今华润公司、北美那边的一些情况。
华润公司是钱袋子,不能够乱,陈国华必须得知道大概情况,否则的话,很容易出事。
在三月份的时候,华润公司就已经拿到了不少的营收,但相比前年,依然不多。
一边听邱宗岳讲话,陈国华一边查看北美那边的报纸,突然间他就被一则广告给吸引住了。
“咦,电子手表?”
跟电子有关系的产品,其实陈国华关注了很久很久,也知道很多。
可并不是每一项产品都适合创新,适合赚大钱。
不过电子手表这东西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它跟宠物蛋差不多,绝对能够在年轻群体当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虽说手表并不是什么新奇玩意儿了,甚至国外还有很多电子手表,比如最早的是电磁摆轮代替发条驱动的摆动式手表,以及目前在北美相对流行的音叉电子手表。
音叉电子手表是一九六零年在北美诞生的,是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加工结合的初步尝试。
这种表的零件加工要求和装配调整工艺比机械表难度要大,所以它注定是没办法普及和流行。
“怎么了?”
被打断的邱宗岳,面露疑惑之色,一款手表而已,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
“没什么领导,您继续。”
陈国华摇摇头,心里已经把电子手表给记在心里了。
到时候回去就安排人把这东西给弄出来,多赚钱,省得显得领导天天哭穷。
确实是没钱啊,因为项目太多了,而且一个个都十分烧钱。
原子弹也好,氢弹也罢,导弹就更不用说了,全都是烧钱大户。
就刚才陈国华他们发射出去的人造卫星,那也同样是吞金巨兽啊。
如果不挣钱的话,哪里会够用啊。
回到京城之后,陈国华就又被喊去开会了,还是一场跟钱有很大关系的会议。
新型铁路技术研讨会。
听名字就知道这样的会议不简单了,何况来参加会议的人又没有多少,最大牌也是最出名的就数陈国华自己了。
其他人要么是京城钢铁学院的刘仁怀和徐宝隆教授这两位半个老熟人,以及哈工大的几位教授,还其他大学的教授专家了。
陈国华之所以说刘仁怀和徐宝隆两人是半个老熟人,自然是因为以前打过交道。
在一九五八年的时候,陈国华在薛亚军的介绍下,这才认识了当时的京城钢铁学院教授和兼职汽车附件厂汽车研究员的刘仁怀。
而徐宝隆教授则是五九年,当时是因为京城钢铁厂的关系。
但现在嘛,时移世易,大家再见面已经不同光景了。
坐在会议室里,陈国华没有发言,而是听着大家伙的讲话。
上面对铁路技术是非常重视的,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多机会,所以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慢慢来。
比如此前陈国华提出关于火车技术改进的事儿,还有就是一些建议,但当时的时机并没有成熟,所以也就暂时搁置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趁着这样的技术研讨会,陈国华说什么也要提一提了。
等刘仁怀、徐宝隆他们这些专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这才轮到陈国华发言。
最近这几年,国际形势大变,便是内地也同样日新月异,变化很大。
伴随着白手套企业的迅速崛起,外汇营收也同样在猛增。
现如今,外国的产品,只有少量进入内地,很多都没办法进来。
反倒是大量的商品被制造出来,然后通过白云城、津城港等地方运输到港岛这边,通过华润公司或者白手套企业对外销售。
造成目前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变化太快了,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呢。
先不管外国资本是怎么想的,反正目前这种诡异状态已经持续了几年,什么时候被打破,那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是赚了钱,并且高端武器方面也逐渐实现了,所以现在是时候考虑一下其他大项目了。
铁路技术是一直都是被人诟病的存在,所以第一时间就被拎出来了。
事关铁路运输,那么这方面的技术要求肯定不会低,并且也必须要严抓狠抓才行。
刚才的刘仁怀、徐宝隆他们这些专家,都是从以往的铁路修建经验技术类谈,陈国华却不是。
“刚才刘教授提了一点,去年我们国家的钢铁总产量是三千零八十万吨.”
原时空历史上,在一九六六年的钢铁总产量是一千五百三十二万吨,现在这个时空,却是超出了一倍。
数据完全爆炸!
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产量,除了技术提升、设备更新迭代等原因之外,那就是从外国进口的铁矿石也增多了。
那为什么陈国华需要提钢铁产量?
明明聊的是铁路技术问题呀,跟钢铁产量关系并不大呀。
可事实上,还真离不开这一点。
“大家都可以看到我提出来的一项新铁路计划,其中关于铁路技术方面的资料我已经准备好了,或者说我们振华研究所已经准备好了”
听到陈国华前面的话,大家还只是觉得新奇,看后面这句话,就让大家面面相觑了。
不是说讨论技术么?
咋你们振华研究所已经将技术拿出来了?
那还讨论个锤子哦!
“现在我们的火车速度太慢了,平均每小时行驶四十多公里,乘客也好,货物运输也罢,时间全都耗费在了路上”
“假设我们需要将南方即将成熟的香蕉、荔枝等水果运输到京城,凭借现在的火车速度,最少要一周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做到.”
香蕉还可以在它没有完成成熟之前砍下来,然后利用药水等进行保鲜,延缓它成熟的时间。
如此一来倒是不怕它们在运输路上就熟透、烂掉。
可是这种办法,也不是什么好办法,最好的办法还是运输速度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
而类似荔枝等其他水果,还有一些不能够挤压的水果等等,这些都对时间、运输等十分敏感。
所以,陈国华提出来的新铁路计划,就是要改变这一切的现状。
“陈主任,按照您的计划,我们真的能够实现每小时一百八十公里的火车速度这个目标吗?”
刘仁怀指着计划书上面的数据,有些不太相信地问道。
早在三四十年代的国外,当时意呆利ETR212电力机车,创造了时速两百零三公里的记录。
这是当时欧洲最快、最舒适的电气化干线铁路,也是被认为最早意义上的高速铁路。
但是这些技术都被外国封锁,国内怎么可能会有?
比如动力分散、交流供电、无缝钢轨、无砟轨道、CTC集中调度、交流电传动、空气弹簧、高速转向架、ATC信号技术、摆式列车、流线型车身等等,全都是新技术啊。
而刘仁怀他们就只是从报纸上面知道一些名词,可具体的技术到底如何,他们也是一头雾水。
现在陈国华拿出来的计划说是可以实现这样的技术,并且他们振华研究所已经准备好了,有没有搞错?
“刘教授,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肯定是能够实现的”
陈国华笑着,接过话头,继续说道:
“计划书上面其实已经写得非常详细了,技术并不是大问题,问题是技术人员的培养、资金等方面”
内地看似什么都不缺,实际上什么都缺。
看似赚了很多钱,但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根本不够用。
人口众多,但是义务教育漏网之鱼太多了,人家是针眼大的渔网洞,咱们的却是能够漏大船的破网,怎么比?
有这么多缺口在,所以不可能只是一份计划书就可以了。
刘仁怀、徐宝隆等人瞠目结舌,默然点头,不知道作何反应才好。
一句‘技术不是大问题’,可把众人打击得不轻。
这些年,振华研究所的存在,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说过一些,可也是只鳞片甲罢了,无法一窥全貌。
现在可倒好,陈国华稍微展露出来的一点手段,大家都被震惊坏了。
在陈国华他们开会的时候,大不列颠,伦敦,唐宁街。
哈兰德威尔逊心力交瘁地开完会,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没坐下来一会儿,就有人敲门了。
事务繁忙!
“伦敦有工人又罢工了?因为工资问题?法克那些资本家,愚蠢贪婪的肥猪.”
“这几家企业怎么还没搬走?我记得五年前,麦克米伦不是已经下令让他们搬走了么?法克,再这么搞下去,那些环保人士又要闹事了.”
“嗯?看个球赛还能死三十多人?有人酒后驾驶,故意冲撞人群?”
听到这些事儿,威尔逊觉得,还是回去跟那些议员们吵架吧,虽说吵架会很累,但最起码不像现在这样,事情特别多还不止,还特别繁琐。
不关注,都不行。
只因为每一件事都有可能引起很严重的大事儿。
等哈德罗威尔逊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又来了一个坏消息:东方那边又成功发射了一枚人造卫星。
“你说什么?他们这次送上天的卫星质量超过了五吨重?这怎么可能?”
突然间,威尔逊便惊呼了起来。
将五吨重的卫星送入到太空当中,意味着东方那边的火箭技术又突飞猛进了。
“是的,根据我们的情报,确实如此,要不我们跟北美那边交换一下情报,再确认一遍?”
听到下属的话,哈德罗威尔逊突然摇摇头,接着说道:
“没必要了,就算人家东方现在没有做到这一点,但相差也不会很远,唉”
“我们大不列颠帝国的卫星,什么时候才能够送上天?”
除非是跟北美那边进行技术和利益之间的交换,否则的话,短期内来说,大不列颠就不要做这个美梦了。
送卫星上天,这可是一件大事儿。
目前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国家,也就只是四个罢了。
“加派人手去莫斯科和东方那边,我要拿到他们的技术.”
哈德罗威尔逊脸色厉色一闪,恶狠狠地说道。
“如你所愿,首相先生,这是我们目前的好机会,只不过我们需要经费.”
擦!
威尔逊顿时恶狠狠地看着下属,“愚蠢的肥猪,你们就不知道自己想办法完成任务么?每次都知道张嘴问钱,可是你们什么时候给我一个满意的任务答卷?”
没有功劳,他都不好意思去会议上张这个口。
现实的情况就是没钱,帝国这艘巨轮,哪哪都需要花钱,并且还需要花费不少的钱财。
就说前段时间,他提及缩减在远东布置红胡子等那些费用,都还没定下来呢,就已经有人开始讨论如何花这些省下来的钱了。
所以说,大家都不是傻子,大家都缺钱。
蛋糕就这么大,别人多分一点,意味着自己就要少分一些。
不管是资本家还是贵族,亦或者是普通人,什么都可以吃,唯独不能够吃亏!
在蛋糕不能够做大的时候,却又突然多出了一份蛋糕,谁不想咬上一口?
骂走了下属之后,哈德罗威尔逊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只觉得自己再这么干下去,只怕命不久矣。
为什么别人就可以做得顺风顺水,到他这里就这么憋屈呢?
可是他也不想想,当初麦克米伦为什么会辞职呢?
真的只是他身体原因,以及普罗富莫跟歌舞演员克莉丝汀的婚外丑闻这些原因么?
更多还是在这个位置上面,劳心劳力,事情又并非万事顺意,所以积劳成疾,最后不得不被迫辞职。
尽管哈德罗威尔逊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肯定还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干很多年,可是谁清楚呢?
时间如流水,转眼已经来到了五月份。
在莫斯科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如期举办,但前往莫斯科的数学家,确实是不如原时空的四千多人,仅仅只是到场一千多人罢了。
大部分都是来这边领奖或者凑热闹的,还剩下的就是莫斯科本土的数学研究者了。
有意思的是,陈国华没有到莫斯科参加大会,却是派了瓦尼奥可过来帮忙领奖。
简直了!
瓦尼奥可是他们莫斯科人啊,地地道道的莫斯科数学女博士女教授,还是一个大美女。
从一个二十岁花季女孩,硬生生熬成了现在二十七岁的成熟女教授,关键她到现在还是单身。
单身也就算了,她居然心向着陈国华那边,叛变了!
就好她现在已经是数学皇帝那虔诚的信徒一样,终生只为数学贡献自己的一生了。
几乎没有任何的悬念,陈国华又再次拿到了菲尔兹奖,大家似乎对这个结果没有很惊讶。
或许,如果陈国华没拿到奖,才是最让人惊讶的地方吧。
按理说,以陈国华现如今在数学界的地位,也不需要一枚菲尔兹奖来证明了。
甚至,现在陈国华能够获得这个奖项,反倒是这个奖项的荣誉。
当然这是少部分人的想法,大家还是把掌声送给了陈国华,可惜他没来。
瓦尼奥可把颁发给陈国华的菲尔兹奖,领走了。
跟她一起领奖的还有格罗滕迪克、迈克尔阿蒂亚和保罗寇恩,这些都跟获奖前,大家猜测的没有出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