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杀疯了! (第2/2页)
保罗寇恩是在一九六三年的时候证明了连续统假设的真伪不可能在策梅洛-弗伦克尔公理系统内判明。
相比较之下,广中平佑是在一九六四年的时候,运用许多工具,细致地分析了各种情形,最后用多步归纳法才最终完全解决了任何维数的代数簇的奇点解消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定理。
因此不管从哪些方面来说,他都确实不如保罗寇恩他们三人。
更别说要跟陈国华去相比较了。
现如今,陈国华已经是数学界公认的数学新皇,并且他在上个月就豪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月都公开发表三五篇论文,直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评委团成员同意将一九七零年的大会举办场地搬到京城,他才会结束。
换句话说,陈国华还会持续爆发,拿出来更多更好的论文。
这还怎么比?
或许,广中平佑只能够祈祷一九七零年那一届了。
而他是一九三一年出生的,所以,如果一九七零年那一届都没法获奖的话,那他这辈子就跟菲尔兹奖无缘了。
当陈国华拿出来的五篇论文引起了整个数学界的大地震时,他自己却是躲进了振华研究所的航空发动机实验室里,忙着自己的工作。
写论文的事情,是他利用自己的非工作时间写出来的,所以不会占用工作时间。
也因此,不管是民航客机项目还是隔壁街道的那两个航空直升机项目,都没有拖延。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十一月中下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始第二次发射近地轨道卫星。
距离上次发射卫星,仅仅只是过去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又重新发射一枚卫星,只能说钱多烧的。
内地的经济发展不行,钱袋子有点扁,但是对于科研事业,那是真的非常支持。
华润公司全力以赴地支持,从海外赚取大量的利润,同时陈援朝他们这样的白手套企业,也逐步开始显现威力。
就拿陈援朝自己的企业来说,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给内地输送了超过三亿美金的物资。
尽管不是每家白手套企业都有这么恐怖的盈利规模,但平均下来,每家有大几千万美金的利润,就已经十分恐怖了。
有这么多资本支撑,内地当然有更多的资金来完成这些科研任务了。
第二次卫星发射,陈国华并没有去现场,而是通过视频通话查看。
他负责的项目太多了,自然不可能事必躬亲,否则的话,他身体就算再健康,也扛不住这么大的工作量啊。
有了之前第一次的卫星发射经验,第二次发射的整个过程,都极为顺利。
不过,陈国华是坚持看完了整个发射过程,直到卫星悬挂在太空中,跟地面取得联系之后,这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卫星发射任务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爆炸了,损失的金钱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对科研人员的信心打击,将会非常大的。
现在这些火箭,那都是一次性,可不是马斯克的那种可回收火箭,成本会降低很多。
第二次的火箭也顺顺利利地把卫星送入太空当中,有了这两次成功的经验,对接下来发射第三枚中高度或者是高度轨道卫星,就有了很大的参考意义。
一众科研人员都信心满满,陈国华也就放心了。
只要卫星发射能够顺顺利利,按部就班地发射内地所需要的卫星,那么对整个内地的发展将会是无可估量的。
北美,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
哈斯勒惠特尼看到了陈国华发表出来的五篇论文,心中还是非常震惊的。
“为什么你不愿意来我们北美呢?如果你要是来我们北美的话,那该多好?”
对于一位地道的北美人来说,致力于推动北美数学发展是他后半生最想办的事情。
二战之后,北美跟莫斯科打得十分火热,便是数学界也同样如此。
当世公认数学有两大数学中心,一个在莫斯科,另一个则是在普林斯顿。
可是自从冯诺依曼去世之后,能够支棱起普林斯顿也就是他和安德烈韦伊等寥寥几人了,还有就是陈省身了。
可是莫斯科那边呢?
不提最牛逼的柯尔莫哥洛夫,便是盖尔范德、沙法列维奇、马尔可夫、亚历山德罗夫等,一个个都十分牛逼。
因此人家莫斯科的航天航空水平比北美略胜一筹,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哈斯勒惠特尼想要拉拢陈国华,来北美这个纸醉金迷的地方,却是失败了。
事实上,如果陈国华想要满足自己的其他欲望,早就离开京城了,哪里还用得着等到现在?
北美那地方又不是自己家乡,去那边的话,只会被欺负。
“哈斯勒,别做梦了,人家中国陈是不可能来北美的,我们还是仔细阅读一下他的论文,看看是否真如他所说,又需要召开报告会.”
库尔特哥德尔开口说道,哈斯勒惠特尼这才回过神来,摇摇头,继续查阅论文了。
作为北美最顶尖理论研究机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可是非常出名的。
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奥本海默等都是这个研究院的一员,很多学者都在这里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科研成果。
安德烈韦伊没吱声,只是仔细地看着论文。
半天之后,他们都看完了,论文无懈可击,对于他们这些顶级数学家来说,还是可以很快看完的。
尽管还没进行仔细拆开来审阅这些论文,但安德烈韦伊他们都有一种强烈的直觉,那就是论文根本没问题。
如此一来,陈国华还真的兑现了诺言。
所以,总不能让大家再次前往京城参加报告会吧?
亦或者是将一九七零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放在京城来举办?
一时间,哈斯勒惠特尼、安德烈韦伊、库尔特哥德尔等人都有些头疼了起来。
相比他们,奈望林纳、盖尔范德、彼得罗夫斯基他们这些大会评委团是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老师,难道我们也要投支持票吗?”
莫斯科这边,盖尔范德看着他老师柯尔莫哥洛夫,好奇地问道。
现如今,他们莫斯科数学界,都知道勃列日涅夫想要刺杀陈国华。
从之前的赫鲁,就已经有这种苗头了。
更何况现在?
尽管盖尔范德他们这些莫斯科数学家并不知道陈国华在发明创造方面的天赋到底如何,可是能够被勃列日涅夫经常挂嘴边的人,岂是凡人?
对于搞纯数学理论研究的人来说,不要去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这才是最好的。
特别是陈国华在数学层面有那么高的天赋,又那么全才,那么沉下心来搞研究,推动数学发展,难道不香么?
毕竟这可是足以名留青史的诱惑啊!
“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咯.”柯尔莫哥洛夫微笑摇头说道:
“其他事情,我们不要参与,但如果是推动数学发展的事情,我们责无旁贷.”
“中国陈这个人,我没有见过他,但是从他的论文里,我能够看到他那强大的野心”
听到自己老师的话,盖尔范德等人顿时错愕不已:老师什么时候这么神棍了?
但是转念一想,他们也没觉得这有什么错,因为陈国华确实是这么干的。
瞅一瞅他写出来的论文,每一篇论文的质量都非常高,却是涵盖了不同领域。
这种将代数几何、拓扑学等多种不同数学分支融会贯通的手段,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来的。
便是庞加莱还在,恐怕也会甘拜下风吧?
在盖尔范德他们积极讨论关于陈国华的那些论文时,勃列日涅夫却像是一头愤怒的狮子,冲着班德罗夫斯基等人大发雷霆。
事前拍胸脯拍得有多响亮,现在这记耳光就有多疼。
人家陈国华不仅没事儿,反而又发表了新的论文,甚至是他们那边还发射了第二枚卫星火箭。
凭什么?
东方那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做到接二连三地发射卫星呢?
不只是勃列日涅夫想不明白,林登约翰逊也是搞不懂的。
“伦德伯格,你们调查清楚了没有?他们那边哪里来的技术?航天航空、火箭技术等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被点名的伦德伯格,无奈地摊手道:
“总统,我们的人能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十分有限,所以获取到的资料也不多”
“从京城普通民众的日常来看,那么京城这边绝对是落后我们很多很多,但是他们的精神头很足.”
林登约翰逊直接挥手打断道:
“不用你来分析,我也去过京城,我眼睛又不瞎,我当然知道这些,我想问的是那些兵工厂,还有华润公司,你们到底调查得怎么样了?”
这种竞争,当然是什么手段都会拿出来。
更何况,华润公司那么赚钱,如果伦德伯格他们没有捣乱的意思,那绝对不可能。
可是很难,华润公司完全不会对外招聘工作人员,所有的人都是从内地那边招聘的。
因此伦德伯格他们只能够干瞪眼,使用其他手段。
而其他手段,能够获得的消息就没那么多了,并且危险也更大。
比如当初伦德伯格收买的几位工作人员,不到半年的时间,全军覆没。
被问住的伦德伯格,只好表示他会好好检讨一番。
“好了,我们接下来要好好合计一下,如何对付陈国华.”林登约翰逊不耐烦地挥挥手,把话题拉了回来。
“我记得我们是不是有华裔参军?能不能从中挑选一批人到你们部门进行特训?然后再伪装一下,让他们这些人去接近陈国华”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但在如何挑选人员方面,却是闹出了幺蛾子。
能不能靠近陈国华,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不过,既然陈国华那么爱国,那么喜欢劝说陈省身他们这些数学家返回内地,那就成全他好了。
在他们这边忙着搞阴谋的时候,陈国华又甩出了王炸。
他证明了前些年才提出来的一个关于阿贝尔簇的算术性质与解析性质之间的联系的猜想,也就是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
看到论文题目之后,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陈国华杀疯了!
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就是给定一个整体域上的阿贝尔簇,猜想它的莫代尔群的秩等于它的L函数在1处的零点阶数,且它的L函数在1处的泰勒展开的首项系数与莫代尔群的有限部分大小、自由部分体积、所有素位的周期以及沙群有精确的等式关系。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这个猜想也是千禧年七大猜想之一。
很难被求证,结果现在却是被陈国华给拿下了?
前前后后也就是几年时间罢了,陈国华不会是快枪手吧?
早在一九零一年,庞加莱就提出了一个猜想:曲线上的有理点构成的群是有限生成阿贝尔群。
换句话说,这个群上的二元运算是可交换的,并且完全可以从这个群中取出有限个元素构成一个集合,群中的所有元素都可以通过上面定义的二元运算和逆运算的元素生成。
到了一九二二年的时候,大不列颠数学家莫德尔证明群E(Q)是有限生成的。
之后,陆陆续续有其他数学家证明了椭圆曲线上的黎曼假设,也就是哈赛定理。
哈赛定理其实就是椭圆曲线在模每个素数p的局部解个数Np跟p相差不大,因此他们在计算时考虑Np除以p和代数秩r的关系。
计算结果简洁地展示了他们的关系,这也是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的“原始版本”。
二战之后,安德烈韦伊证明了关于代数域上的黎曼假设,并且由此提出了一般簇的黎曼猜想,即著名的韦伊猜想,留下了四个方面猜想。
到了一九五八年,大不列颠数学家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共同构造了椭圆曲线E的L(E,s)函数,他们对该函数在s=1处的零点与椭圆曲线E上的有理点关系给出了一个简称BSD猜想。
也就是说,这个猜想也才出来没几年罢了,结果陈国华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对它下手了?
一时间,整个北大数学系,陷入了诡异的平静当中。
不只是北大,还有清华等其他大学也同样如此。
从十月份开始,有小几百号外国数学研究者留在了京城,这些人都被分配到了附近的大学当中。
只不过,他们才接受了没几天的教学任务,却是被陈国华发表出来的论文,折磨得欲仙欲死。
万幸的是,每个月,陈国华会回北大一两次,进行学术层面的交流。
所以大家都十分期待十二月这一次的学术交流。
十二月份的京城,早已经大雪纷飞,室外温度能够降低到零下十度左右。
但是相比较室外的严寒天气,北大的大礼堂内却是温暖如春。
陈国华如约来到了大礼堂,看着台下坐着的上千名教授、学生等人,不由微微一笑:
“我本来是想简单交流一下,互相进步,没想到你们太热情了,来了这么多人.”
“好了,我们不废话了,你们想要聊什么?”
台下顿时七嘴八舌地响起了很多声音,有说想要听一听黎曼假设的那两篇论文,有人说是代数曲线和曲面拓扑问题,什么样的声音都有。
似乎大家都达成了一致,希望陈国华能够讲一讲他在十一月和十二月拿出来的论文。
因为这些论文,不管哪一篇,牌面都拉满了。
看到这一幕,陈国华顿时无语,说好的交流呢?
现场来的顶级数学家寥寥无几,他可没兴趣跟他们讲那些论文,因为能够听得懂的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人。
因此他拒绝了大家的提议,转身在黑板写了起来:
“我们来随便聊一聊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吧,不是说我的论文,而是随便聊一聊.”
众人闻言,也不再吵闹,而是安静地听着他讲课。
台下的陈恕行、姜伯驹他们几人,十分认真地做着笔记。
身为数学研究者,就应该对所有的数学工具保持很感兴趣的状态,陈恕行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尽管陈国华连续拿出来了那么多论文,提出了不少的数学工具,但陈恕行他们能够学会的工具并不多。
其实光是学会了庞加莱-陈国华定理的那些数学工具,他们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只不过,他们的老师都那么牛逼了,身为学生的陈恕行和白荣根,肯定不能够落后太多啊。
此次数学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是陈国华在讲,也有人不时举手提问。
最后就是陈国华一人面对小几百号人的提问,而且还全都必须要给出答案才行。
即便如此,陈国华还是游刃有余,并没有显得有多慌乱。
等交流结束之后,外面都已经天黑了,而大家却还是意犹未尽的样子。
就在陈国华走出大礼堂的时候,在门口等了许久的数学期刊主编鹿乔山,顿时大喜地拦住了前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