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火种计划(求月票) (第2/2页)
如果不需要从外面采购,或者说不需要在现在这个时间点采购的话,当然是极好的。
只因为现在国家很缺外汇,好不容易从晶体管这边赚了一点外汇,结果要分一点去采购飞机?
所以,不管是谁,都有些心疼。
如果不是莫斯科那边的赫鲁太混蛋了,现在内地的小日子肯定会舒心很多。
毕竟从莫斯科那边采购过来的伊尔十八等飞机,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从五十年代初,莫斯科那边出售的运输机,一般都比较灵活。
那个时候的莫斯科,他们是希望通过调整价格来获得订单,甚至是不惜免费赠予客机。
没错,就是免费。
比如当初的伊尔十八这种机型的客机,就免费赠送给了熊鸭梨。
要知道这款飞机的单价可是高达三百万卢布的。
对于当时的熊鸭梨来说,这妥妥的就是天降馅饼啊。
但他们也没高兴多久,在后续采购涡轮发动机部件的时候,熊鸭梨他们就花费了一千万卢布。
内地在采购伊尔十八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过不是免费,而是五十万卢布这样的价格。
但内地并没有接受,毕竟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儿,而且还砸自己头上了呢?
果然,后续熊鸭梨那边发生的事儿,就证实了这一点。
所以啊,不要贪小便宜。
莫斯科的飞机便宜是便宜,技术还还不赖,但技术培训、零部件采购等也都是人家的利润大头啊。
搞来搞去,其实跟人家北美等地方也差不多了,甚至还更贵一些。
毕竟当你低价采购了别人的飞机,后面人家让你多掏点培训费和维修零部件时的采购费,也很正常的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现如今的情况是,莫斯科那边的大门是没完全关上,但姜博康和舒亦珩他们也不是傻瓜蛋,还上赶着往前凑。
从伦敦来的维克斯航空公司,他们拿出来的子爵号飞机也不贵,每架也就是三百三十万美元。
并且这个价格是包含了技术培训费用的,当然了,一旦确定交易的话,就只能够内地这边派人前往伦敦参加培训,食宿交通等费用自费。
现在美元跟卢布之间的汇率是一美元等于零点九卢布。
换句话说,三百三十万美元,也就是相当于两百九七万卢布。
一架伊尔十八机型正常售价是三百万卢布,一架子爵号飞机售价是两百九七万卢布。
价格层面的差异,不大。
但要明白,伊尔十八的最大油量航程是六千五百公里,航行速度是六百公里每小时,载客一百一十人。
而子爵号飞机的最大油量航程是两千八百公里,航行速度是五百六十公里每小时,载客数量是七十人。
这两款并不是同类型飞机,但价格却是差不多。
按理说,伊尔十八的价格应该更贵一些,才符合市场规律。
否则莫斯科那边要亏死了。
因此非常明显,莫斯科那边销售的飞机由于存在隐性交易,导致初始价格较低。
但是西方的飞机在服务大众、部件供应和维修支持上更有经济效益。
这便是为什么姜博康和舒亦珩宁愿跟维克斯航空公司谈判,也懒得搭理莫斯科的原因之一了。
当然,即便是从伦敦那边采购飞机,一架就是三百三十万美金,六架便是一千九百八十万美金。
剩下的两架战斗机更贵一些,每架的价格是四百二十万美金,不二价!
也因为战斗机更贵一些,加上是用于当教练机使用的,所以便想着采购两架。
因此,总价便是两千八百二十万美金了。
如此的价格,可不要太贵啊。
舒亦珩陈述完这些,然后接着说道:
“陈主任,我们都知道您是合金材料方面的专家,以前也在北汽制造厂设计过汽车,而且还研制出了碳纤维材料等等”
“可以说,您是解决了很多航空飞机层面的技术问题,所以我们想来问问您,能不能稍微抽点时间,看看发展一下我们内地的航空事业?”
陈国华听罢之后,就感觉对方在想屁吃。
他的时间岂能说抽走就抽走啊?
没有利剑在手,其他都是瞎扯淡。
再者说了,都不出几年的时间,西伯利亚冷风过境,陈国华敢肯定,即便是北汽制造厂,也给吹得仅剩下小猫小狗几只了。
毕竟天冷了,大家都跑回家取暖了,谁还上班啊?
想要发展内地的工业,最起码也得六八年,或者说七零年之后才行。
至于说,航空事业嘛!
陈国华的想法是,暂时也急不来啊。
他只能够把技术拿出去,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
反正他自己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的了。
关于采购维克斯子爵号飞机这件事,陈国华是持赞同意见的。
现如今的内地航空工业,几乎是没有的。
如果不从国外采购的话,难道还能自己变出来呀?
即便陈国华丢下振华研究所,也救不起航空工业啊,因为这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够支撑得起来的行业。
从原时空的历史就不难看出来了。
郭永怀这样的物理学家,他绝对是航空工业急需的专家。
即便他从蘑菇蛋项目调离之后,那也是去东方红卫星项目啊。
换句话说,航空工业根本就没有人才,也不可能有人才,因为人才都被抽调前往航天这个层面去了。
其次便是现在内地的航空工业基础太差,想要自己造飞机,只能够一步步来。
反正现在的情况就是,外部环境太过恶劣,靠谁都没用,只能够靠自己。
所以手中必须有利剑,得有大国担当。
航空工业的话,优先级还是差了一点。
这便是赤裸裸的现状。
因此,陈国华就算有心,也无力啊,毕竟上面不支持,他能咋办?
“戴主任,舒队长,姜同志,是这样的情况.”
看着戴希璋他们三人,陈国华十分诚恳地说道:
“我现在不是不愿意抽调时间来发展航空工业,而是有心无力”
他这句话,顿时让戴希璋他们三人失望不已。
“你们刚才也看到了,我正忙着进行程序语言编程呢.”
“等过段时间,我整理部分技术资料出来,戴主任您要是看得上的话,那您就拿去.”
听到陈国华这么说,戴希璋虽然不能够完全理解,但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很明显,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
能够从陈国华手中获得技术资料,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
想要让对方帮忙研发,根本没那么容易。
“陈主任,不知道您有没有想过,在振华研究所下面再设立一个航空发动机实验室呢?”
突然间,戴希璋提出了一个想法。
舒亦珩和姜博康两人闻言,也是眼前一亮,顿时期盼地看着陈国华。
后者不是没有时间吗?
但如果把这个发动机的实验室,直接放在振华研究所内,那这个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了嘛?
不等陈国华开口,戴希璋接着说道:
“我知道陈主任您时间很紧张,但是也希望您能够谅解一下,我们航空工业目前的现状,实在是.”
人造卫星项目是一九五八年启动的,然后去年五九年的时候被暂停了。
可被暂停之后,科研人员还是全部集中在了蘑菇蛋项目当中,并没有给到九所这边。
所以,内地航空工业的现状就是这么惨淡经营。
作为九所的主任,戴希璋算不得是航空工业的领头人,只能说是热衷这份事业的普通人。
内地的航空发动机,至今仍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这个时期还是仿制其他国家的航空发动机为主,自主创新几乎是没有的。
当然了陈国华之前拿出来了碳纤维材料、钛合金材料等,倒是让戴希璋他们看到了希望。
可,除了这些之外,很多关键技术,他们根本没有。
比如,戴希璋所在的第九研究所,其实就跟黎明发动机制造厂有合作。
他们是根据莫斯科提供了埃尔德-95技术资料开始试制涡喷-6发动机。
这个技术在去年三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有国家鉴定委员会那边鉴定验收,并且批准投产了。
然而,截至目前,也还没有通过全寿命,也就是一百个小时的试车考核。
无法通过这个考核,就根本没办法谈其他的事儿。
所以内地航空工业就是这么命运多舛。
一百个小时的试车考核罢了,从去年三月份到现在马上的十二月份,整整过去了将近二十个月的时间啊。
一天也才二十四小时,一百个小时也就是四天多一点点的时间罢了。
没有人才,或者说没有顶尖人才的航空工业,想要自己建造飞机?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面对戴希璋的请求,陈国华顿时沉默了。
他也通过生物硬盘查看了不少资料,知道五六十年代的内地,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航空工业的发展这几个字,更是一直不愿意被提起的话题。
于是他迟疑着说道:
“戴主任,您也知道,我们振华研究所就这么大的地方,而且明年开始,我要做的事儿,还很多,航空工业的话,别说一两年内,可能五六年内,我也未必能够帮得上什么忙”
之所以迟疑着,那是因为他有点心动了。
振华研究所的扩大是势在必行的事儿,也是为了以后保留火种做准备。
毕竟振华研究所内的人才越多,那么保留下来的火种就会越多。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完成了集成式计算机的研发工作之后,就立马快速启动数控机床等项目的原因之一。
一者,类似顾克铮这样的定时炸弹,陈国华是坚决剔除在队伍之外的。
只要没有了这样的定时炸弹,加上陈国华在接下来几年里,尽量作出一些大功劳。
那么护身符就可以护得住这些火种。
二者,从七零年开始,那个时候的西伯利亚冷风就没有那么大了,到时候直接启动众多计划,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说类似郭永怀、秦元勋他们这样的人才,讲真的,陈国华有心也无力。
他能够保住自己的前提下,护着振华研究所,就已经很牛逼了。
尽管陈国华十分自信,但他不会盲目自大。
护身符再牛逼,他也是有限的。
就好像古代的免死金牌,那些手持‘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权力滔天,肯定可以砍很多次啊,那么对方又能有几枚免死金牌呢?
更何况,有了免死金牌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本钱啊。
三者,类似这一次,振华研究所把原本材料科研所的那些大学生接手了。
可是陈国华却让华居佐他们这些大学生,跟着殷孟伦去军训了。
大冬天的跑去军训,到时候还需要上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还有保密条例等等。
所以,陈国华在这方面的谨慎,是已经到了十分可怕的地步。
可谓是草木皆兵了。
“没关系,我们可以等的。”
戴希璋闻言,顿时趁热打铁地说道。
他没想到陈国华居然真的有点心动,所以马上接着说道:
“我们九所这边,有不少技术工人,还有研发人员,您看什么时候来挑一些人过来你们这边?”
“陈主任,我可是听说了,你们振华研究所的待遇可好着呢,前段时间还有不少奖励吧?我们九所都很久没吃过肉了呢.”
陈国华闻言,无奈一笑,道:
“得,看来戴主任是说我吝啬呢,那就今天中午吧,我请你们吃一顿.”
听到他这么说,戴希璋却连忙表示不行,要请客也是他们来请。
结果,舒亦珩和姜博康两人也跟着争了起来。
四人为了请客吃饭这件事,愣是吵了好一会儿。
门口站岗的俩保卫科职员,都面面相觑。
好家伙,这四位领导是怎么了?
对方领导来说,一顿饭而已,不至于这样吧?
如果是普通工人的话,现在吃饭确实是一大问题。
但对于陈国华他们来说,绝对不是问题啊。
特别是在振华研究所,所有的研究员,不管是全职还是兼职,基本上都可以保证每天中午这一顿是有肉的。
并且这个肉,还不算少。
遇到了出科研成果的时候,每人五块或者十块肉,都是等闲。
即便是保卫科、财务科、人事科、印刷科等后勤保障部门,他们是没有肉吃的,但能确保每天可以吃八分饱,并且每周也能吃上一顿肉啊。
整体来说,陈国华对待下属,还是非常大方的。
当然了,这也主要是得益于振华研究所有良好的效益,上面十分支持研究所的发展。
因此,葛守志、马明伟他们这些后勤人员也跟着沾光。
过了一会儿,还是陈国华安排了今天这顿午饭。
至于说后续航空发动机实验室的事儿,陈国华还需要再想一想。
但他跟戴希璋说了,不管如何,技术资料肯定会给到戴希璋他们的。
除此之外,即便是振华研究所要搞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项目,那么也是挑选刚毕业的大学生,而不是毕业好几年的大学生
对此,戴希璋也说了,他们九所还有好几个今年七月刚毕业的大学生呢。
如果陈国华真的成立了航空发动机实验室,那么他就把这几个大学生给送过来。
既然对方都这么说了,陈国华内心就更加心动了。
但他还是没有答应下来,而是准备再琢磨琢磨。
火种肯定是需要保留的。
再不济,从现在到起风这段时间,就只是学习和研究,不搞其他小动作了呗。
反正进了振华研究所,就不要出去了。
如果出去的话,没有穿上军装,那确实很容易出事儿。
中午,陈国华在食堂请戴希璋他们三人吃饭,实实在在地拿出来了两盘硬菜,还有两瓶竹叶青酒。
就这个待遇,不管放在哪里,都是非常不错的。
如果是单纯从食物来说,前几天在地安门大街的衙门办公室,陈国华跟秦元勋、郭永怀他们吃的那一顿,都没今天这顿好呢。
毕竟现在可是两盘纯荤的硬菜,食堂那边是下了狠手啊。
当然了,这只是戴希璋他们的想法,实际上食堂那边也有肉,倒也不差这一点。
何况,陈国华平时也很少招待客人,他用来招待客人的份额,都存起来了。
如果一个月之内没有用完这些份额,食堂会提醒葛守志,然后葛守志会跟陈国华说这件事。
后者一般都会把这些份额拿出来给大家伙加餐。
毕竟一般来说,大肥猪运来振华研究所之后,也就是养一个月左右。
时间再长的话,这猪就要变瘦了。
再说了,也不可能真的等一个月才宰杀,基本上是十天左右就全部宰杀了,把肉存储起来。
吃饱喝足之后,戴希璋、舒亦珩和姜博康他们都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老戴,你说陈主任会答应吗?”
对于舒亦珩的问题,戴希璋也没有多少信心。
而陈国华在下午的时候,却又再次迎来了几位意外的客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