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启迪小说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72章 高煦,你……就藩去吧!

第72章 高煦,你……就藩去吧!

  第72章 高煦,你……就藩去吧! (第1/2页)
  
  吏部有考核百官之权,掌握着百官升迁命脉,乃六部之首,尤其是老朱废除宰相制以后,吏部尚书更是有着天官之称。
  
  蹇义为官清廉,善于处理与同僚朋友的关系,不曾一语伤人。
  
  属于那种老好人类型,却也能坚守本心,无大功,却也无大过,是典型的文官,很懂得人情世故。
  
  蹇义本名蹇瑢,洪武十七年参加乡试,中举人;洪武十八年中进士,擢升中书舍人,因为官清正廉明,奏事简明扼要,很合老朱的心意,被赐名蹇义。
  
  当然,这并不能说蹇义厉害,因为老朱就喜欢给人改名,美其名曰:赐名。
  
  其实就是抠门儿,说白了就是画饼。
  
  不过这一套很有用,皇帝的大饼那是相当有市场。
  
  蹇义真正厉害的地方,是他历经三朝,屹立不倒。
  
  老朱对文官赏赐极为吝啬,虽然赏识蹇义,却并未对其大行封赏,但小小朱就不一样了,他一上位,就破格提拔蹇义为吏部右侍郎,并授嘉议大夫。
  
  升迁之快,堪比坐火箭!
  
  之所以不出名,是因为当时齐方黄三人当政,没他发挥的机会。
  
  蹇义不赞同几人的国策,却也没有反对,始终独善其身,一直处在政治边缘地带,也正因如此,他才能有今天。
  
  李青对他印象还可以,蹇义属于那种头脑灵活的读书人,心有正义,却也不会为了正义,招灾引祸。
  
  不过,这样的人有一点不好,就是做事爱和稀泥。
  
  “皇上,这项国策施行起来怕是有难度啊!”蹇义一脸为难,本能的又要和稀泥,“不若分为几个阶段,逐步施行,一步一步来,过上了三五十年,便可润物细无声……”
  
  “这么说来,你没有信心了?”朱棣打断,一脸不悦。
  
  朱棣确实不高兴,用不了三五十年他就入土了,还搞个屁呀。
  
  “你能不能干?”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蹇义硬着头皮道,“臣定当尽心尽力做事,为皇上排忧解难。”
  
  朱棣脸色这才好看几分,他不爽蹇义,却也明白这个位置上的人,就得具备这种品质,以便上下调和。
  
  “百官那儿就交给你了。”朱棣画饼道,“蹇爱卿做事,朕一向放心,待国策顺利实施,朕重重有赏。”
  
  “臣谢皇上!”蹇义恭声应是。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给自己改名……赐名的太祖皇帝。
  
  朱棣哈哈一笑,又朝夏原吉道,“颁发只是第一步,并不意味着成功,推行下去才算是国策,此策利国利民,必须尽快实施,你回头拿出个具体章程来。”
  
  “臣遵旨。”夏原吉恭声道。
  
  朱棣笑了笑,道:“行了,你们随太子去东宫吧!”
  
  顿了顿,又道:“汉王不日就藩!”
  
  接连两句话,让二人欣喜不已,他们明白,自此之后太子地位牢不可破。
  
  于公于私,他们都希望未来太子登基。
  
  蹇义欣然道:“皇上遵从礼法,大明必将千秋万代,长盛不衰!”
  
  “呵呵……”朱棣笑着点头,“且先退下吧!”
  
  “臣(儿臣)告退。”
  
  待三人离开,朱棣这才忧虑道:“李青,你有没有想过这项政策的弊端?”
  
  “弊端?”李青挠了挠头,“还请皇上明言!”
  
  “人口问题!”朱棣皱眉道,“没有了人丁税,百姓解脱了束缚,定会可劲儿生,人多是好事,但人要是太多……吃什么?”
  
  “历朝历代,汉人人口都在六千万到八千万之间,算上隐瞒户籍的,兴许鼎盛时期有近万万之数。”朱棣断然道,“但绝不会超过这个数字,一旦人口爆发,而生产跟不上,届时百姓必将更加难过,极易造成大动乱。”
  
  李青微微点头:“这个臣有想过。”
  
  “可有解决之法?”
  
  “有。”李青道,“从海外引进产量高、生命力顽强、好侍弄的新作物。”
  
  “若没有呢?”
  
  “那就适时废除呗。”李青摊了摊手。
  
  朱棣无奈叹了口气,“三宝已经出海一载有余,经过这几次摸索,海上航行速度快上不少,估计七月份就能回来,到时候跟他说一下,碰碰运气吧。”
  
  “嗯。”李青笑着点头。
  
  旋即又道:“皇上,是不是该兑现了?”
  
  “兑现什么?”朱棣装傻充愣,“你说话朕咋听不懂呢?”
  
  “……”李青早就放着他这招,一脸遗憾道,“对于国策施行,臣本有一计……哎呀,头有些疼,思绪紊乱……”
  
  朱棣嘴角抽搐,冷哼道,“金子一会儿去户部领赏。”
  
  “谢皇上。”李青嘿嘿一笑,“突然又想起来了呢。”
  
  “有屁快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