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龙镜玉兔,蛇坑鱼肠 (第1/2页)
上岸之后,吴夺先是迅速擦干了漆盒。好在漆器也不怎么怕水。
这个漆盒的构造很简单,就是上下各一半,一般大小,扣在一起。
和如今常见的古代漆盒不同的是,这件漆盒的两面,都带着类似碗底的小圆底凸起。汉代以后的漆盒基本就没有这种结构了。
红漆的底子,上面还有黑漆纹饰。
这种纹饰叫云气纹,是以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
以吴夺先前的认知,云气纹应该产生于汉代。但是,实物总是能纠正史料的错漏。这东西是战国末期被藏于此的,同时吴夺听了之后,也确实是战国末期的漆器。
那就说明,战国末期就应该有云气纹了。
云纹,在华夏自古以来就是常用的图案,从商代的云雷纹开始,到后来的卷云纹、云气纹、朵云纹以及从朵云纹演化出的如意云纹,都是云纹的底子。高升,如意,都是云纹的美好寓意。
这些知名的纹饰,吴夺都是看过资料的,只是没想到,这一次还更新了之前的知识储备。
这个漆盒不大也不厚,那么里面的东西,肯定就不是立体的。
打开一看,结果是一面铜镜。
铜镜的直径只有八厘米左右,确实有点儿小。
这铜镜能和“龙”挂上钩的地方,就是背面纹饰是蟠螭龙纹。
战国蟠螭龙纹青铜镜。
蟠螭龙纹镜,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汉代都很流行。一般来说,战国时期的蟠螭龙纹镜偏小偏薄,汉代就大了许多厚重了许多。
说实话,在如今的古玩市场上,这面铜镜还不如这个漆盒值钱呢。
战国时期的漆盒,保存完整,内外髹漆,还带有不错的纹饰,价值肯定在五十万以上;但是这面铜镜,体量不大,纹饰常规;就算保存完整品相很好,怕是也卖不上五十万。
不过,这是一套东西,卖的话没人会傻到拆开卖。这个漆盒显然就是配套承装这面铜镜的,云气纹和蟠螭龙纹相互“配合”,龙在云中,相得益彰。
这一套东西的价钱,就不是1+1=2这么简单了,而且战国时期如此成套的东西,市面上目前还没有过,价钱起码得翻个跟头,甚至翻两个也不夸张。
搂草打兔子,属实美滋滋。
······
而在此时,吴大志和陈济世还没有离开第一个探查的“地理模型”。
实际上,这个“地理模型”并没有什么太特殊的地方,吴大志一看还很熟悉。
因为这是青州鼎的“地理模型”。
许是化肥也到过秘藏青州鼎的实地,引路第一个“地理模型”就带着他们来了这里。
在这里,他们得到了一件玉兔。
战国时期的玉兔,基本都是片状。不过,他们得到的玉兔虽然只有一厘米多厚,但是尺寸却不小,居然有将近二十厘米长!
这么大一片战国玉兔,就连吴大志也是闻所未闻。
玉质是和田玉,青中泛黄,总体比较纯净。
陈济世第一次进来,得宝之时还是比较兴奋的;加上吴大志知道青州鼎秘藏之处的现实地理位置,所以琢磨的时间也有点儿长。
他们在这里耽搁的时间也就长了点儿。
对于吴大志在纸上勾画和记录,陈济世倒没什么别的想法,因为对“吴七星”这种高手来说,面对这样的迷宫和设置,参研一番很正常。
不过,离开此地继续前行之后,陈济世也提了一句,“七爷,我看这里,包括咱们进来的‘水池’,都好像是在模拟现实中的地貌啊!”
“是啊,很像是模拟建造。”吴大志只能含糊随上一句。九鼎的秘密,无论如何他是不能说的。
好在如今真正的天坑孤峰已经被“填坑”,只剩平原孤丘,不然陈济世久居此地,定是能关联起来。
“看这玉兔的工艺,应是战国之物,那么这迷宫的开凿,也有可能是战国时期。如此设计,倒是让我想到了两个人。”陈济世的思路仿佛被打开了。
“鲁班和墨子?”吴大志估摸着他就是想到了这两人,不由先提了。毕竟,先秦的在建筑和技术上的名家,绕不开这两个人。
“对!”陈济世点点头,而且还延伸开来:
“迷宫之中,多处模拟现实地貌,那么居中,不会是什么墓葬吧?此地古属宋国,鲁班应该不会葬在此地,墨子的可能性更大。”
“老陈,宝刀不老啊!”吴大志这一句并不是敷衍。因为陈济世之前毫不知情,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分析出墨子墓葬,确实不简单。
虽然没说对。
“嗐!七爷您就别笑话我了。现在都见了三件宝贝了,水晶鸡,错金虎,玉兔,都是地支动物,这也都可能为了辅助居中墓葬的地气。”
陈济世说到这里,忽又摆摆手,“不过,若真有墨子墓葬,我建议还是不进为妙。”
吴大志看了看他,“你当年说不再下墓,看来是要恪守终老了。”
“主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说不再下墓,是不主动下墓,现在咱们却是‘被动’的。”陈济世解释道:“关键是,若是墨子墓葬,必然机关重重,真要进去,怕是九死一生!”
吴大志想了一会儿,但最终只吐出两字赞同之语:“也对。”
“七爷,咱们都老了,此处福地,我能守住,已然心满意足。这次机缘巧合,让咱们老哥俩再度携手,能进一步再取走几件宝贝,已经是惊喜了!哪还能贪心不足蛇吞象。”
“那咱们见机行事。”
“好!”陈济世心情不错,忽又指了指化肥,“七爷您养这条狗颇具灵性啊,不会也是什么天生‘异种’吧?”
陈济世说者无心,吴大志听了之后却不由一怔,不过很快便反应过来,仿若随口解释道:
“哪有,就是比一般狗子强罢了!我老了,就这么一个孙子,还在外地上班,它也算一个伴儿。”
化肥听到他们说的,倒是很蛋腚。
不过,化肥接着带到地方,他们看到的东西,就不那么让人淡定了。
化肥带他们到的第二处地理模型,看起来倒是很简单,就是一处大致是圆形的坑,和豫州鼎的“地理模型”类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