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启迪小说 > 靖难攻略 > 第289章 沿海商帮

第289章 沿海商帮

  第289章 沿海商帮 (第1/2页)
  
  “东洋船队这一去,万一真的被东宫在日本设立市舶司,那苏松、浙东等地的商帮肯定会不高兴的。”
  
  应天府左春坊内,当焦虑的声音响起,一处宅院的水榭内也露出一群身穿儒士袍,却气派十足的人。
  
  在他们的年纪从三旬到六旬不等的人,其中以一名三十出头却相貌俊秀的男子为首。
  
  面对刚才的问题,那俊秀男子却轻嗤道:“他们不高兴又有何用?”
  
  “当今天子与东宫才借着清理建文佞臣,将淮西、浙东、苏松等地官员清理,现在天子与东宫那边也知道群臣不满,只是苦于无人跳出来当出头鸟罢了。”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就越应该低调内敛,等着他们自乱阵脚。”
  
  男子说罢,举杯饮了一口赐酒,而面对他的话,一名年纪三旬,大脸盘子的官员也附和道:
  
  “解阁臣此言说的好,浙东、淮西、江东等官员遭受重创,现在却是我江左官员一家独大了,理当慎重。”
  
  “解阁臣与士奇所言甚是。”听闻二人开口,其它人附和起来。
  
  在永乐朝能被称为阁臣的,只有刚刚被册封为殿阁大学士的解缙,而被称为士奇的人,则是祖籍为江西吉安府出身,表字士奇的杨寓。
  
  在此水榭之中能入座的,均为江左出身的官员,其中以解缙地位最为崇高,但这并不是因为他官职高,而是因为他能参与武英殿机要。
  
  “虽说低调,可东宫那边明显是想培养山东、辽东等地学子,以此在庙堂占据高位。”
  
  一名官员低声开口,可解缙却轻笑道:“北人不知文,就凭他们想要考过我江左学子,未免有些痴人说梦了。”
  
  “确实如此。”杨士奇也附和道:“兴文教非一朝一夕能成功的,我私下询问过国子监的贡生,东宫所调教谕,大多都是出身寒苦的学子,在国子监时就成绩不显,去了北边也教不出什么好学子。”
  
  “何况,东宫此举已经暴露想法,他若是再想募集国子监的贡生充为教谕,我们也可掺入人手,让江左文风在北边占据一席之地。”
  
  不管是解缙还是杨士奇,他们都不认为朱高煦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治国干才。
  
  诸如浙东、江东、江左等地,哪个不是有上千年时间做底蕴,才能培养出如此浓厚的就学环境。
  
  朱高煦虽然给足了辽东、山东学子政策,但他没有三地的底蕴,也找不出比三地优秀的教谕。
  
  就凭这点来说,他想要建功,起码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别说上百年,就他百年之后,他那政策是否还能执行都成问题。
  
  “税务司的官员纠察的厉害,若是什么时候查到江左,那下面人也会有些麻烦。”
  
  一名六旬官员开口,闻言的杨士奇闭口不谈,解缙则是依旧自傲:“我刚才说了,江东六府和浙东等地商帮都在盯着下东洋之举,朝中不想让东宫成事的人太多。”
  
  “此次下东洋若是能成还好,若是成不了,他们刚好可以苛刻朝贡的贸易。”
  
  “只是不管如何,此事与我们不相干,埋头筹谋科举,等待江左学子抢占进士席便是。”
  
  他举杯饮酒,洒脱的模样却无法打消众人的担心。
  
  在座之人,谁不是千军万马之中杀出的佼佼者?
  
  下东洋一事,表面上是东宫想做,但实际上明明是金台之上的那位想做。
  
  这父子同心,想要阻止下东洋及后续的下西洋,着实太难了。
  
  不过解缙说的也没有问题,这件事情终归是那朝廷与江东、闽浙等地商帮的事情,与他们江左不相干。
  
  与其担心这个,不如想想怎么谋划下次科举的进士空缺。
  
  不管那对父子再怎么厉害,他们终归还需要人办事,而掌握知识的他们,便可以趁机掌握要职。
  
  思绪此处,群臣纷纷举杯,从政务聊到了诗词歌赋上。
  
  倒是在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时候,朱高煦所派出的胡纶也带来了关于沿海走私的大致消息。
  
  烛火飘零,受限于时代,即便是作为太子居所的春和殿也显得昏黄。
  
  扫视手中文册,坐在位置上的朱高煦眉头紧皱。
  
  在他面前,被赐座的胡纶则是等待朱高煦开口,不过他也知道,自家殿下恐怕没那么快开口。
  
  “这事情的复杂,确实超过了我的预期,但还算在可控范围内。”
  
  一刻钟过去,朱高煦放下文册,揉了揉眉心。
  
  他早就知道大明边塞开始走私,而江南自然也会利用海路走私商品,赚取暴利。
  
  只是他没想到,江南居然已经出现了类似商帮的民间组织。
  
  在畅谈江南商帮和走私之前,还得从大明的朝贡体系开始了解。
  
  首先,大明的朝贡贸易不止有官营贸易,还允许官方组织的民间贸易。
  
  例如,大明对朝鲜的态度还算不错,所以在朝贡贸易之外,还有着使臣的民间贸易活动。
  
  朝鲜国的使臣,往往会在朝贡时特意携带诸多特产来到大明进行贸易。
  
  这样的情况,从洪武三年就开始,到眼下已经规模不小了。
  
  按照朱高煦这几天了解的情况来看,如果朝鲜使臣准备向大明进贡一车货物,那么他们就会带着十车私人物品到大明进行贸易。
  
  这个现象让大明的大臣看不过眼,因此每次朝鲜进行朝贡,总有官员会上奏弹劾,认为应该收取他们商税。
  
  不过这种上疏通常会遭到朱元璋的拒绝,理由是朝鲜王朝偏远小国,长途跋涉来到天朝上国不容易,不用过于计较。
  
  如此一来,朝鲜使臣们的私人贸易也愈发频繁,并很快被朝鲜的国主们盯上。
  
  很快,朝鲜国主就掌握了使臣们私下贸易的情况,并在暗中交代,让使臣们购买大量的违禁货品,这其中就包括了弓箭所用的弓角。
  
  弓角作为违禁品,大明通常会在朝贡贸易中设置定量,所以朝鲜国主们才会特地命令给使臣,让他们通过走私的方法,把朝鲜需要的弓角给购买回来。
  
  不过,因为宫廷钱粮不足,所以朝鲜使臣大多时候会选择和朝鲜富商合作进行走私贸易。
  
  为了获得资格,朝鲜很多富商也会通过贿赂的方式,把自己人安插进使团当中,与使团官员一起去往大明,然后打着朝鲜使臣的名义和大明民间的商人进行走私贸易。
  
  这样一来,朝鲜使臣可以从中获取私利,朝鲜国可以获得大量求而不得的违禁品,而朝鲜商人可以通过走私贸易大赚一笔。
  
  这种事情听上去,似乎只是朝鲜一家的做法,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却充斥在大明贡体系下的任何国家,也包括了大明自己。
  
  大明派使臣前往出使的同时,他们也同样在进行走私贸易,只是消息很少出现在皇帝面前罢了。
  
  不过相比较朝鲜的走私,大明的走私就有些明目张胆,且规模庞大了。
  
  从元代开始,由于元朝的放养式管理,因此色目商人在贸易过程中将大量白银、铜钱流出。
  
  见色目商人这么做没有遭到处罚,并且还赚取了大量利益,因此大量沿海的汉人地主也开始效仿。
  
  不同色目商人,汉人地主们的走私从一开始的单打独斗,渐渐演变为了商帮模式。
  
  为了更好的走私,商帮通常会以政治献金的方式来贿赂江南官员,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老朱拿下江南,建立大明才遭到官方打压。
  
  不过即便如此,沿海商帮依旧在走私路上狂奔,毕竟海贸的利益太大了。
  
  尽管没有美洲的金银涌入,但日本的白银,南洋的香料、珍珠、珊瑚等物都能带回大量利益。
  
  可是,眼下伴随着朝廷开始插手海外贸易,沿海海商的苦日子来了。
  
  限制于造船技艺,大部分海商都是用四百料到一千料左右的福船和马船来进行贸易,即便是一个商帮,也很难拉出上百艘这样的船只。
  
  也就是说,单从运力来讲,下东洋舰队的运力基本是几十个沿海商帮加起来的总和。
  
  下东洋舰队如果沿着日本、南洋、天竺跑一遭,那其它商帮就得饿肚子。
  
  这样的情况,也符合朱高煦对下西洋成果的印象。
  
  在他的记忆中,郑和下西洋一次性就带回了几十万斤香料,以及成箱的珊瑚珍珠。
  
  郑和七下西洋所带回的香料,直接让百官从永乐年间,一直领到了弘治年间才告馨。
  
  不难想象,郑和七下西洋到底带回了多少香料,让大明香料市场遭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
  
  可以说不到三十年时间,把未来一百年的钱都给赚了。
  
  不过要不是这么做,估计永乐年间也没办法维持那么多大工程。
  
  好在现在朱高煦来了,大明对南洋的贸易,将会从简单的一锤子买卖,变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买卖。
  
  只是在这之前,他得盯紧这些沿海商帮,最好掌握他们走私证据,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把他们连带被政治献金的那批官员一起打包带走。
  
  “盯紧他们,所有的罪证都存档,没有我的教令,任何人不得开启。”
  
  将复杂的海上走私情况了解后,朱高煦也开始对胡纶下令。
  
  胡纶一言不发的作揖应下,朱高煦见状也沉吟片刻,思考过后才开口道:
  
  “西厂的规模还得增加,最好从养济院之中挑选孤儿培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