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赏罚之道 (第2/2页)
也就是十几个卫所。四五万人与家眷而已。
不过。北方胡汉杂居时间长了。一些人虽然说是异族,但是在行事作风上与汉人无异,也就不用那么担心了。
只是数以百以计的高丽人过来,依然是一个大难题。
所以,辽东无比渴望汉人人口。甚至一个汉人,到了辽东很容易就从里长甲长开始。虽然这职位也不算官。但是手下总是能管得住几户人家的。
也算是有地位。如果再有本身。成为庄头,成为河长,渠头。或者提拔到军中,当地行政体系之中当一个小吏员,也是不无可能的。
朱元璋说道:“太子以为朕此计如何?”
“父皇。”太子说道:“治大国如烹小鲜。繁则易碎。今日大动干戈。威以立,恩不足。儿臣这样做。也是为了缓和一下局面。否则南方就要人人自危了。”
朱元璋说道:“不错。治国之道也好。用兵之道也好。驭人之道也好。都在恩威赏罚这四个字。只是,赏罚一乱。则天下法度不存。天下法度不存。则分崩离析有日。”
“就此事来说。谁有功,谁有过。该赏谁,该罚谁?太子殿下的恩典。是给谁的。”
太子自然很明白,他本意就是给江南大族一些好处。好拉拢这些人为自己所用。而这一次闹事的幕后黑手。太子不清楚具体是谁?但是凭借利益关联。太子其实也能圈定怀疑范围。
他安抚也未必不是因为这一件事情。
他大动干戈几乎南方数省的军队,有一半以上都调用了。俘获乱民数万。甚至贵州,广西一些偏远地方,而今战事还没有打完。还在围山。这才有妥协缓和一下。
太子说道:“父皇,天下不能纯以赏罚而论。这是你教育孩儿的。”
朱元璋沉默了一阵子,这道理还真是朱元璋教育太子的。
是的。很多事情是非曲直并不是太重要的,就好像胡惟庸一党,都是该死之人。自然不是,胡惟庸一党,其实很多都是李善长用老的人。胡惟庸本人也就是李善长的人。
这一批人主持钱粮,为朱元璋支撑了平定天下大业。哪里是个人都是罪人。
不过,胡惟庸乱政。以元代丞相为榜样。而且明朝刚刚建立,体制不健全。朱元璋在政治上,也难免有些简单粗暴,是以才大开杀戒。
有些人眼里,天下是黑白分明的。有些人眼中天下是混沌一片,灰色为主的。
朱元璋叹息一声,说道:“佛教有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而今朕算是明白了。”
朱元璋起兵之初,并没有想那么多。纯粹是以一腔热血,也算是走投无路。不得已而为之。是第一重境界。到渐渐成为一代帝王。也吃了很多亏。被无数人背叛过。他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疑心病,而是吃过亏,几次差点丢了性命。然后再看天下局势,自然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一眼看过去,算是权谋。光明正大之下,全是勾搭。
朱元璋未来确保自己的统治。自然也是大开杀戒。
但是,而今朱元璋北方一行,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在历史之中,其实是很渺小的,在时间的伟力之下,任你千古一帝,能做的也是很少的。
之前儒家的世界观以静为主。对于古今差异,常说道德沦丧。人心不古,而今朱元璋的却完全接受后世所谓的先进与落后,动态的历史观。
自然愿意顺势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