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青稞 (第2/2页)
毕竟,这个时代,劳动力的价格很低廉的。为了能在冬天不被饿死,大部分人愿意在夏天多增加一些工作量的。
练子宁想说什么,但是听燕王不容置疑的语气,也就不敢说了。同时他也觉得,这个问题,他没有头绪,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真要解决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他或许可以甘于寂寞很多年,但是让这技术推迟很多年出现,影响太大了。很多人都在等着。
包括他的老师何夕。
练子宁说道:“遵命。”说这两个字的时候,练子宁不知道怎么的浑身一热,有两行清泪冲了出来。练子宁连忙擦掉,说道;“王爷见谅,我不知道怎么了。”
被人误会打压的时候,独自一个吃马料的时候,他都可以做到不动声色,无动于衷。但是此刻,他却有些忍不住了。
他连忙说道;“殿下,我还发现一样好东西。”练子宁从一边的草料之中,抽出了几根,递给了燕王。
燕王细细看一看,说道:“这是青稞?”
燕王可不是后代人,根本不辨五谷。朱元璋可是带着燕王下过田的,说燕王多精通农事,那是吹嘘了。但是最基本的谷物还是认识的。不过, 认出这个东西,也是燕王在北地偶尔看见了。否则也不认识。
盖因,青稞在中原鲜少种植。倒是青藏高原上多有种植,在元朝,与青藏高原上来往密切。这种作物也带到中国。但是,青稞根本无法在中原与各种作物竞争。
也成为很小众的农作物。
“正是青稞。”练子宁说道:“我发现青稞可以在草原上种植,虽然不是所有地方种植,青稞耐寒,耐旱,而且成长时间短,三四个月就能种一季。”
“我疑心,这东西在漠北也是能种植的。”
燕王大吃一惊,说道:“真的。”
练子宁说道;“漠南绝对能种植,漠北要试过再说。应该没有问题。”
练子宁之所以发现这个。是因为练子宁在做青储的时候,也在实验各种牧草,青稞是练子宁在野外发现。虽然说青稞产量很低,一亩不过几斗,比小米高粱的产量都低。不过连种子与秸秆一并做青储的时候,效果不错。
如此一来,练子宁对青稞的需求量就加大了。野外哪里有那么多的青稞。练子宁尝试自己种了一下。这才发现了,青稞的好处,甚至有一次倒春寒,地上结霜了。如果是其他庄稼,多多少少都要出一些问题。但是青稞能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对蒙古草原上的气候,适应度也很高。
这才发现青稞的优势。
即便产量再低,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能种地与不能种地,是完全不同的关系。毕竟漠北草原上河流其实并不少。或者很多地方不能种植。但是即便河流附近的土地,也是数以千万亩。
产量虽然少,但也很是重要。
燕王说道:“那你更不需要在这里。跟我去大宁。”
在燕王眼中,练子宁是国士之才。这样的大才,怎么能委屈在这里啊。
而且燕王身边也缺乏谋士,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练子宁留在身边。
燕王与练子宁在历史上,是何等关系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从今天开始,燕王与练子宁开启几乎长达一辈子的合作。何夕并不知道,他将自己的弟子,自己夹带里的人。就这样被燕王截胡了。
只是何夕从燕王这边弄走了姚广孝,而燕王从何夕搞来练子宁。
两人这样,也不知道谁赚谁赔了。
就在燕王带着练子宁回到大宁,代表着练子宁再次出现在大明的政治舞台上。而何夕也在辽东筹备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