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启迪小说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25章 如果……万一呢。

第125章 如果……万一呢。

  第125章 如果……万一呢。 (第2/2页)
  
  “随着气候的逐年恶劣,当地百姓活不下去,必然会拼命压榨这最后的绿色。”
  
  “直到最后,整片大地都化为荒漠。”
  
  “到那个时候,要么朝廷想办法将他们迁出来,要么他们活不下去……”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朱元璋却明白是什么意思。
  
  活不下去的百姓就会造反。
  
  前世历史上,明朝晚期动乱最频繁的区域,正是陕甘。
  
  李自成就是陕地人。
  
  不造反不行,气候恶劣,连年天灾,朝廷又无力赈灾,还要征收各种税。
  
  百姓除了造反,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朱元璋想的更多,河套可是最重要的养马地之一。
  
  还是抵抗草原侵袭的,桥头堡和重要补给站。
  
  如果这里彻底荒芜,将直接影响到大明的战马储备。
  
  还会让大明的边防,失去一个支撑点。
  
  影响实在太大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温寒变真的存在。
  
  可作为皇帝,他要做最坏的打算。
  
  万一是真的呢?
  
  不敢赌,也不能赌。
  
  如果温寒变是真的,如果大明真的即将进入寒冷期,北方气候……
  
  咦,朱元璋心中一动,忽然想到一件事情。
  
  寒冷期北方气候反常,降水线也向东南移动,那南方呢?
  
  南方受不受影响?
  
  想到这里,他连忙追问道:“你只说了北方,南方呢?”
  
  “若寒冷期到来,南方会如何?”
  
  陈景恪心道,你终于问出问题的精髓了,也省了我许多口水。
  
  “南方也会受到影响,淮水都能结冰,长江沿岸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比北方的情况要好很多。”
  
  “越往南,气候就越是温暖甚至炎热,受到寒冷期的影响也就越小。”
  
  “到时候大明的粮食安全,就只能靠湖广、江西和两广来确保了。”
  
  朱元璋的表情愈发凝重。
  
  靠这三个地方提供的粮食,能维持偌大的国家吗?
  
  答案毫无疑问,不行。
  
  所以,朝廷必须要想别的办法。
  
  陈景恪刻意没有提中南半岛,以及南洋列岛。
  
  不是不想提,而是害怕这时候提了,会引起朱元璋的误会。
  
  以为自己是想引导朝廷南征,故意伪造的温寒变概念。
  
  若真如此,就弄巧成拙了。
  
  毕竟,他的鹰派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天天给朱雄英讲开疆拓土的故事。
  
  朱元璋怀疑他,也不奇怪。
  
  不过他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宋朝时期,中南半岛稻米一年三熟,这个事就已经传入中原。
  
  还引进了占城稻,和中国南方水稻进行杂交。
  
  培育出了生长周期短,口感更好的水稻。
  
  朱元璋可是能写出皇明祖训的人,他既然能列出那么多不征之国,定然是做过了解的。
  
  对中南半岛的情况肯定很清楚。
  
  不用自己刻意去提醒,只要他相信了温寒变存在。
  
  早晚会将主意,打到中南半岛上面。
  
  就算他想不到,自己再找机会提醒也不迟。
  
  反正以现在大明的情况,就算提了暂时也没办法南征,不耽误这一时半会儿的。
  
  还有个原因是,这事儿真不急。
  
  大明至少还有几十年时间做准备,南征的机会多的是。
  
  现在,先留出时间,让朱元璋去证实温寒变的真实性。
  
  接着,陈景恪又讲了一些小冰河期的气候特点。
  
  着重强调了,这个时期的气候是如何恶劣,生存是如何困难。
  
  并且还拿东汉末年做类比。
  
  从表情就能看得出,朱元璋内心非常沉重。
  
  眼看讲的差不多了,陈景恪就果断结束了今天的讲课。
  
  朱元璋又问了好几个问题,才终于起身离开。
  
  在走之前,还警告两人:“不要讲此事告诉任何人。”
  
  陈景恪自然不会乱说。
  
  朱雄英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保证不会透露半个字出去。
  
  ——
  
  回到自己的寝宫,朱元璋对孙福说道:
  
  “将伺候太孙的那几个人……嗯,全部送去凤阳守皇陵吧。”
  
  孙福连忙道:“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朱元璋没有再说什么,他本来想将这几个人全杀了灭口的。
  
  但想想又觉得没必要。
  
  温寒变之事,如果是假的,也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了。
  
  如果是真的,早晚都要公开。
  
  只有公开,朝廷才能名正言顺的做准备。
  
  只是在朝廷做好准备之前,暂时不宜公开罢了。
  
  当然,杀了也没关系,就是几个奴仆而已。
  
  只是乱杀人会让周围人不安,积累的恐惧多了,容易生变。
  
  且这是伺候朱雄英的仆人,他也不想轻易见血,怕不吉利。
  
  所以,才改口将这些人送到凤阳守祖坟。
  
  这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随口处理完,就转而思考起今天陈景恪说的话。
  
  首先黄河之事是证据确凿的,是选择阵痛,还是选择长痛?
  
  他个人是倾向于短痛的,可这么大的事情,就算他是朱元璋,也不可能一言而决。
  
  怎么说服群臣是个很大的问题。
  
  就算说服了,怎么改道也是个大问题。
  
  至于温寒变,这个问题眼下还不重要。
  
  但也不能不管。
  
  还是那句话,陈景恪一直以来的表现,让他积累的足够的信誉。
  
  就算如此荒谬的推断,朱元璋也不敢直接断定就是假的。
  
  如果是真的呢?万一呢?
  
  眼下就是最佳布局的时机。
  
  如果错过了,那后面就只能硬抗。
  
  想想汉末三国时的情况,他对大明熬过寒冷期不抱任何希望。
  
  提前布局,或许还有一些希望。
  
  但问题就在于,万一这个推断不成立,温寒变并不存在。
  
  那他做的所有准备,都是劳民伤财。
  
  所以还是要想办法,来证实这个猜测。
  
  脑子一团乱麻,如果标儿在就好了,还能和他商量一下。
  
  要不叫他回来?
  
  不成不成,朱元璋马上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温寒变就算是真的,大明还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眼下宝钞最重要。
  
  不过虽然朱标不在,他还是有一个人可做商量的。
  
  那就是马皇后。
  
  想到自己的贤内助,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就往坤宁宫而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