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启迪小说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90章 科学之王

第90章 科学之王

  第90章 科学之王 (第2/2页)
  
  孔明与庞统则是在一边研究这个孔家。
  
  “世修降表?”
  
  “世家跪族?”
  
  两个被刘备依赖的脑袋对视一眼:
  
  “看来这后世对于孔氏意见很大……不,这衍圣公家,恩荣过宠,这孔氏仅是孔夫子后裔,又非孔夫子真身,如何这般厚待?”
  
  “千金市马骨,志在收人心。恐怕天下皆儒,唯望孔家。”
  
  “唐后兴科举,考试尽儒学?”
  
  猜想只能到这一步,更多的一个没必要,因为宋离他们实在是太远,如今众人只欲想办法赶上盛唐。
  
  另一个则是因为需要知晓更多宋朝情报方能的知晓其具体之况。
  
  【那么我们如今回头看,豪强世家是否真的一无是处?
  
  这个当然是否定的,正所谓事物的发展有利有弊,豪强世家也是一样。
  
  由于大汉帝国在地方基层组织上的不完善,地方大族的发展壮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填补了权利空缺,并构成了基础的社会单元。
  
  这样的豪强确实将地方上的力量凝聚在了一起,豪强世家子弟为了家族的利益会传承技术、研究学术、经营财富乃至于安定乡里。
  
  这时候的豪强世家是帝国的造血泵,他们没有衣食之忧,能够全力追寻功名,因此也是帝国对外战争的中坚力量。
  
  但随着世家豪强的坐大,它们就从帝国的造血泵变成了帝国的吸血虫,不仅使得帝国财赋半入其家,同时还锁死了百姓的创造。
  
  衣食无忧的世家只能创造出来艺术价值,而无法产生其他作用,比如二凤死时候带入坟墓的《兰亭序》的作者王羲之,就是那个“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家。
  
  我们的史册能将魏晋时候门阀士族的所有米虫名字记载的清清楚楚,但那些真正改进了百姓生活,让米虫们过上更好生活的工匠们,却从来没留下名字。
  
  比如汉代少府所辖,东西织室数千人,各类工匠数万之巨,他们给汉朝贡献出来了精彩且意义深远的各种发明:
  
  记里鼓车、龙骨水车、水碓、耧车、绫机、擒纵器、渴乌、橐龠等等。
  
  但他们无人留名。
  
  汉代唯一一个因为发明留下来名字的人,叫陈宝光妻。
  
  史书记载她发明了提花机,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六十日就能织成一匹锦缎,一匹锦缎能值万钱,其经济效用无需多言。
  
  但这样一个女子留下的记载是陈宝光妻,甚至连姓氏为何,是否获赏赐都不知道,佚名。
  
  但是咱们现在应该没人不知道西方的珍妮纺纱机。
  
  这便是世家的局限性,上进的世家子弟所学所研究都是为了能够攫取权力,躺平的世家子弟要么寻欢作乐,要么研究艺术。
  
  事实上咱们先贤对于科学的探索是走的很早的,比如有科学之母和科学之王两个称号的数学。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但是《周髀算经》的作者为了能让自己的研究和著作流传下去,需要虚构出来一个商高和陈子为这本巨作托名。
  
  《九章算术》更是连作者名字都不知道,《孙子算经》同样是先贤假托孙子之名所作,只为了能够让这本先贤典籍流传下去。
  
  虽有这样的成果在前,但从汉至南北朝,数学上的发展几乎可以说是乏善可陈。
  
  寥寥几位为数学做出贡献的先贤,如刘徽、赵爽、祖冲之、甄鸾等,要么和世家没关系,要就是世家中的边缘人物。
  
  直至隋朝世家彻底没落,数学才迎来一波承前启后的发展。
  
  在宋时,随着世家彻底消失,百姓们的智慧才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创造出了宋朝璀璨的科学文化发展。】
  
  甘露殿和成都府衙,众人看的目不暇接。
  
  这边关系理了很久,缺的明天补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