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彷徨海,思想魔法与思想盘设想(上) (第2/2页)
邓布利多自是没有读懂这一笑容的含义,他正色道:“感谢各位所带来的信息……如你们所见,目前英国魔法界正处于暗流涌动的时刻,黑暗正在蠢蠢欲动,在这个时候,每一份可以与之对抗的力量都是非常宝贵的。”
“……而我听说,诸位是为着预言而来?”
——果然,邓布利多还是忍不住了。
杨云知道,哈利波特的世界里,那些有名有姓的伟大巫师往往更加相信预言相关的事情。
伏地魔为了预言而拉开了与波特一家二十年的恩怨史,邓布利多为了预言将自己的生命当做了筹码,格林德沃则自己就是一个预言大师——正因为亲身体会过预言的力量,这些人才会更加对预言深信不疑。
——或许,这也是命运所开的一个玩笑?
“拥有征服黑魔头能量的人走近了,出生在一个曾三次击败黑魔头的家庭,生于第七个月的月末。黑魔头标记他为其劲敌,但是他拥有黑魔头所不了解的能量……
“如何,还需要我继续证明吗?”
望着邓布利多惊讶的脸庞,杨云感觉说到这里便已足够:“先知的视野有时是相通的,但不同的是,有些人是命运的叙述者,有些人是命运的执行者,而有些人则是命运的改变者。”
“……所以你想说的是,你们和你们背后的彷徨海,就是所谓的改变者?”
邓布利多紧盯着杨云的眼睛,眼前之人明确的叙述出了当年的那个预言,虽然只是一半,但这一半也只有当时在猪头酒吧偷听的斯内普和伏地魔本人知道。而以邓布利多对伏地魔的了解,这种重要的事情他是不可能告知其他人的。
所以,不管是这个人真的是先知,还是从某些渠道得到了相应的信息,都足以让邓布利多对其无比重视。
而且,还有他们身后的组织……
原本只有凤凰社和食死徒两方势力的英国魔法界,突然多出了一股新的势力,即便这名为“彷徨海”的组织一切都不为人所知,但眼前自称彷徨海思维科第十七代君主之人是一位先知,便足可见这个组织绝不容小窥。
当年格林德沃的圣徒能够迅猛发展,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的人格魅力和强大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所谓“先知的天目”。越是强大的巫师,就越是能明了命运与预言的伟大,因为那是他们所掌握不了,也暂且无法理解的力量。
——所以,邓布利多动用了一点小手段。
“杨云,我覆盖在你身上的精神力屏蔽被触动了……邓布利多好像动用了自己的精神力,在捕捉从你身上无意识溢散出来的情绪信息。”
詹岚在心灵链接中立刻提醒道。尽管邓布利多的举动很隐蔽,但早就将精神力扫描收回,在三人身上布下了一层精神力屏蔽,以防止信息泄露的詹岚在有心算无心之下,自然能够第一时间察觉到邓布利多的“小手段”。
除此之外,也正是多亏了这层精神力屏蔽,才能让杨云疯狂思考时的思想情绪没有被邓布利多捕捉到,不然早就穿帮了。
相比起伏地魔直接对其他人使用摄神取念的咒语,粗暴的翻开他们的脑袋,邓布利多的做法更为高明,也更难以让人察觉。
毕竟邓布利多身为摄神取念的高手,他很多时候压根不需要去念动咒语,也能够准确的把握人心和思想,因为任何表情的细微波动,任何无意识中溢散的情绪都可能泄露出重要的信息……这不仅是魔法和精神力的应用,同时也是厚重的百年人生阅历,所累积而成的成果。
想想也是,即便那个“白魔王”的外号只是无稽之谈,但一个活了百余年,年轻时还和格林德沃立下血盟立志改变整个魔法界的大法师,哪里可能会是一个简单的白莲花式人物?
不过直接指出邓布利多的小动作,并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我们究竟是不是‘改变者’,其实并不仅仅只取决于我们自己,同时还要看那些预言正中心的人们是否有‘主动改变’的意愿。”
似乎什么都说了,似乎又什么都没说,杨云只是有意无意的再一次岔开了话题:“邓布利多教授,您作为从上个世纪就开始接触魔法的大法师,想必一定见多识广……那么请问,您听说过思想魔法吗?”
对于杨云突然之间的问题,邓布利多皱了皱眉。
刚刚的试探并没有从三人的身上收集到任何情绪,可以说是无功而返,现在对方却又提出了“思想魔法”这一从未听过的新名词……是对于自己试探的反击?又或者只是单纯的求教?
不过邓布利多活了一百多年,最不缺的就是化解尴尬的能力,这个老人笑眯眯的道:“这是你们彷徨海开发的新魔法吗?虽然我对于各种魔法都有所涉猎,但这种魔法分类我却从未听说过,愿闻其详。”
“客气了,邓布利多教授,这也只是我们的一些猜想与愚见,还需要请您斧正。”
直到这时,杨云才笑着坐了下来,同时示意郑吒和詹岚同时坐下:“从我们之前交予您的那个小水晶瓶就可以看出,现代的主流魔法对于记忆方面也有着相应的研究,所以就省下了我不少的时间进行前置说明。”
“请问您有没有想过,每个人的记忆与精神,其实就像是一本书籍?而将自己的记忆取出或复制一份交给别人观看,就像是翻开其中的一页供他人阅览?”
“确实有这样的理论……不过比起书本的形容来,人心是一种复杂又多层次的东西,并非是你说的那么简单。”
邓布利多先是点头,然后又好奇的发问,仿佛真的是一个见到了新的魔法理论而感兴趣的老人:“你们所说的思想魔法,就是在这个理论上延展而出的吗?”
“是,也不是,因为我接下来说的才是重点。”杨云继续道:“既然每个人的记忆与精神都是一本书籍,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创建一个图书馆,将这些书籍收纳于其中……”
“——甚至于,可以实现书籍之间的借阅与交流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