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启迪小说 > 葬元 > 第717、718节 祖籍故里,犹如云烟。

第717、718节 祖籍故里,犹如云烟。

  第717、718节 祖籍故里,犹如云烟。 (第2/2页)
  
  另一个老者说道:“只有一块石碑,还有一片早就变成平地的墓地,在七里之外的龙门岗。”
  
  “烦请长者带路。”李洛说道。
  
  众人一起前往,很快来到龙门岗,但见那里已经是一片雪原,寥寥几棵老树,雪枝上停着几只寒鸦。
  
  看见大队人马过来,那几只寒鸦“哇”的一声大叫,扑棱棱的展翅飞起,惊的树上的积雪纷纷零落。
  
  李洛一看,那里还有坟茔封土?竟是真的成了平野。
  
  一块石碑,孤零零的斜立雪中。
  
  李洛亲自上前,拂去石碑上的积雪,赫然露出“武昭王李公讳暠衣冠冢”十个大字。
  
  是西凉太祖李暠的衣冠冢。
  
  李洛知道,李暠的陵墓在酒泉,这里只是他的衣冠冢。但李暠的祖居,却在这里。
  
  李暠是李虎六世祖,李唐皇室公认的祖宗了。
  
  所以理论上,他也是李洛的祖宗。
  
  “先祖在上,洛今归也。”
  
  李洛郑重的下拜磕头,焚香祭拜一番,就命人修葺武昭王衣冠冢。并下旨给新任命的狄道县令,令每年年节祭拜。
  
  这标志着,李洛正式宣布了陇西李氏的出身。虽然陇西李氏已经烟消云散了。
  
  接着,李洛又到成纪,祭拜伏羲墓和女娲庙。
  
  洪武三年二月初四,眼看均田令推行完毕,郡县乡村官衙全部建立起来,民心归唐,政权企稳,唐主李洛才下诏东归关中。
  
  唐军在陇右驻军五万,扼守黄河,防御甘肃元军南下,同时负责训练新招募的六万骑兵。
  
  然后,李洛亲率六万大军,押着八万俘虏和奴隶,运送大量钱粮物资,慢腾腾的沿着萧关道和关陇道东归。
  
  由于要押运的钱粮财物太多,队伍走的很慢。直到二月底,大队人马才回到关中。
  
  而北征的太尉文天祥,还没有回来。
  
  最新的情报是,文天祥趁着陕北和河套元军兵力空虚,一路北推,渡过黄河,占领了长城,和阴山只隔一线,收复了沦落异族之手数百年的河套地区。
  
  可是,由于文天祥兵力不足,元军漠南大军又逼近长城,所以他没有兵力消化陕北和河套,只能依托长城和黄河构筑防线,与元廷漠南大军对峙。
  
  文天祥不敢撤军,元军也无法越过长城,战局呈现僵持局面。
  
  李洛回到关中,第一件事事就是抽调三万唐军北上,援助文天祥,消化陕北和河套地区,建立均线乡村衙门,推行均田令,招募新兵。
  
  如此,整个陕西行省,全部归于大唐版图。
  
  此时,长安城到处都是工匠和劳工,到处都是挖掘土方沟渠的俘虏,到处都是烧制砖瓦的窑厂。
  
  热火朝天,人声鼎沸。方圆二十里内的区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光是维护秩序的兵马,就有五万人。
  
  城建大臣张志纯很是得力,几十万人的巨大工程,安排的井井有条。总督城建事物衙门的运转,也有条不紊。
  
  李洛下令将在甘肃和陇右得到的三百多万石粮食,全部用作工匠和劳工的口粮。
  
  而此时的关中,汉中,陕南,也都开始了春耕。水利专家任仁发也来到关中,治理关中八水。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走上轨道,风风火火的展开。
  
  李洛刚回到骊山下的华清宫,就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名人,被带来面君。
  
  当世水利大家,数学家,天文学家:郭守敬。
  
  这是华夏名人榜中排名很靠前的人物,著名的古代科学家。《授时历》,天文测量仪等都是他主持完成的。
  
  “臣郭守敬,拜见陛下。”被带进来的郭守敬是个年近六旬的文士,他面容儒雅,目光沉静,哪怕见到威名赫赫的唐主李洛,也显得不卑不亢,一副见惯风云,处事不惊的神情。
  
  郭守敬本来委屈的很,他在北方好好的,却突然被神通广大的特察局特务,连家带口的“请”到江陵,再带到关中。
  
  在江陵见到大名鼎鼎的“妖后”崔秀宁,他才知道唐国绑架自己全家的目的。
  
  竟然是主持关中的水利大事。
  
  加上崔后对他很是礼敬,推心置腹的说了不少话,就更让他心中的不满冰消雪融。
  
  无论如何,能通过“绑架”的方式请自己来治水,那说明唐主的确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
  
  所以,他也就不排斥见到李洛,反而很期待。
  
  之所以自称臣,是因为他已经接受了崔秀宁封他的官职:钦天令。
  
  这是一个主管天文历法的官职,正三品。
  
  “平身,免礼。”唐主伸手虚扶,“郭先生请座。”
  
  对于郭守敬,他还是很敬仰的。
  
  “谢陛下。”郭守敬起身,有点无奈的正坐在蒲团上。
  
  唐廷官场废除椅子,认为坐椅乃胡俗,坐椅子不能以静制动,还会因为舒服贪图久坐,变得懒散,习惯低头,并生出痔疮等多种疾病。
  
  而正坐古礼,能使得身姿端正典雅,张力勃勃,犹如引弓不发,有跃然而起之势,利于坚韧心志。而正坐不能持久,也利于人频繁起身,不会久坐生病。
  
  道理似乎不错,可郭守敬却坐不习惯。
  
  而对面的皇帝,却端坐如山,身姿如钟,应该是习以为常了。
  
  大唐天子,竟然如此年轻啊。这通身气度,的确可称得上天日之表,不怒而威,不嗔而重,令人不敢逼视。
  
  当真是名不虚传,不愧是硬生生起兵反元,打下偌大基业,与大元分庭抗礼的盖世人杰,所谓天生异数者也。
  
  郭守敬在北地听多了李洛的所作所为。虽然元廷和豪族对李洛恨之入骨,冠之以叛臣和贼寇,但郭守敬有自己的判断。
  
  他虽是书香门第出身,却不是豪族。他不认为李洛做的事是倒行逆施,更不认为李洛是暴君。
  
  但要说他之前对李洛有什么好感,那就绝对说不上了。之前,他认为李洛不过是个颇有胆魄的野心家而已。
  
  可是来到唐国后一路观察,他对李洛的印象就有了极大改观。
  
  李洛,绝对不是一个野心家那么简单。这是一个要改革天下弊端,拒绝法祖食古的一代令主!
  
  听说,唐军已经拿下陇右,陕北和河套,势力一日盖过一日。以他所见,唐廷多半能真的恢复中原,一统宇内。
  
  所以,此刻见到李洛,郭守敬虽然表面平静,可心中其实是有些激动的。也有些感动。起码,大元皇帝和皇后,都没有这样平易近人的召见过自己,也没有如此郑重。
  
  “郭卿之才,国士也。朕早有闻,惜乎君在北地,不能归唐。如今,郭卿欣然来归,朕心甚悦。”李洛是真的高兴,郭守敬一来,这关中的水利,国家的天文和数学研究,就有人主持了。
  
  郭守敬顿首道:“臣区区不才,小有虚名。陛下旭日当空,虚怀若谷,乃是一代令主,臣实不敢当陛下谬赞。”
  
  李洛笑道:“天下虽然英才济济,可如郭卿者,寥如晨星。元廷用而弃之,终究是夷狄之属。”
  
  郭守敬摘下帽子,再拜道:“陛下之言,令臣汗颜无地,惭愧之极。愿为大唐效力,绵尽残躯。”
  
  他曾经也颇受元廷器重,被大元皇帝委以重任,做过不少事情。可近年来,元廷和忽必烈日益疏远汉臣,他很久没有用武之地了。
  
  男子汉大丈夫,空有满腹才干,却无法施展抱负,的确令人意气消沉。这几年,郭守敬远离政治和官场,似乎被元廷遗忘,那个曾经礼贤下士的大元天子,也不记得他了。
  
  而现在,年近六十的郭守敬见到大唐天子,又萌发了壮志豪情。
  
  他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没有做完。在唐国,说不定能一遂平生之愿。
  
  李洛欣然点头,“善。朕得郭卿,大唐之幸也!”
  
  ps:今天就到了,蟹蟹大家支持,蟹蟹大家的宽容。求订阅,票票,晚安!祝好!注意身体!
  
  清逸文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